
-
·
我市8区入选教育部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2025-02-14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认定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其中,我市河东区、南开区、东丽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等8个区入选。通知强调,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把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放到教育强国建设中定位谋划,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认真落实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法定要求,健全学前教育普惠保障机制。要深入研判学前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统筹近期和中长期、统筹优化存量和合理调整变量,区分轻重缓急,加强前瞻性布局,建立同学前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质量意识,坚持加强内涵建设,引导幼儿园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不断提升科学保教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
·
市教育两委部署“开学季”系列活动
2025-02-13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及市委、市政府相关通知要求,深入推进大中小学开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日前,市教育两委印发通知就做好2025年春季开学季系列活动进行部署。通知要求做好开学季相关视频学习收看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收看“强国征程 有我启航”开学第一课电视公开课,“青春不‘毒’行,未来更可期”禁毒主题网络公开课,“为热爱 向光而行”青春感恩励志公开课。深入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家校社主题教育活动、读书系列主题活动、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研学实践主题活动及其他开学季主题活动。 -
·
新疆班学生在津共庆上元节
2025-02-13
2月12日,天津市第五中学420余名留津过年的新疆学子与教师欢聚一堂,看演出、猜灯谜、品元宵,共庆上元佳节。学校侧重加强非遗教学,邀请专业教师为学生讲解、编排一些非遗类的文艺项目,增强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自信。此外,学校还为新疆学子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元宵和各类新疆美食。“寒假期间,我们除了做好新疆班留校学生的学习保障外,特别围绕春节、元宵节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的同时,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
·
我市2个区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2025-02-12
2月10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认定北京市海淀区等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其中,我市北辰区、红桥区入选。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条件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各实验区要针对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举措,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并深入宣传实验区的政策措施、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实验区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适时开展总结交流活动。 -
·
我市教育系统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中获佳绩
2025-02-12
为巩固深化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成果,持续推动全市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了2024年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获奖名单日前揭晓,共评出9个金奖、28个银奖、57个铜奖、98个优秀项目奖和12个优秀组织奖。我市教育系统多个单位的项目榜上有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宣传处、学生处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从‘指尖’到‘心间’”——指尖上的天津文化地图”文明实践项目荣获金奖;北辰区集贤里小学的“安全同行文明交通”——校园交通安全文明实践项目,南开区教育局南开青年教师志愿者服务队的“公益社区课堂”文明实践项目,天津医科大学的“科技赋能养老文明筑梦前行”文明实践项目,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械逅青春智汇乡村”文明实践项目荣获银奖;天津职业大学的授之以“技”——“职”为打造乡村家电维修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文明实践项目,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1+4+N”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科普基地建设文明实践项目,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执妙笔生花助乡村振兴”文明实践项目,津南区前辛庄联合小学的“慧聚家长力量慧做幸福家长”智慧家长学校建设文明实践项目,天津理工大学的“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理论宣讲文明实践项目,静海区教育局的“心启航·心力量”中小学生心理素养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宣讲时代新风实践育人铸魂”文明实践项目荣获铜奖;天津大学的“寻脉问津”文明实践项目,北辰区祥泽幼儿园的“闪送快接”护学文明实践项目,天津理工大学的“点燃希望多彩‘E’夏”暑期乡村支教文明实践项目、“知承文脉育美铸魂美育思政融合宣讲”文明实践项目,天津财经大学的“宣古韵长·化育万方”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明实践项目,南开大学法学院的乡村工作站建设文明实践项目,天津理工大学的“明理讲宣文化润心”——“管”澜之声理论宣讲文明实践项目,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师友共建”文明实践项目、“勉学谦行履践致远”学途引航文明实践项目荣获优秀奖。 -
·
津京校院联手研发水循环强度模型
2025-02-12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部联合天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基于景观指数的水循环强度评价模型,并分析了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趋势及状态,为守护华北水脉构建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生态指标》。该研究通过建立基于景观指数的水循环强度评价模型,揭示了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与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的分析水循环的局限,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水循环演变分析框架,不仅为水循环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还为区域规划、水资源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无资料流域或未来土地利用覆盖情景下的水循环状态评估和预测,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或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能够帮助制定更加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策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南开大学与北京银行联合成立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
2025-02-11
日前,南开大学与北京银行联合举行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共建协议签署暨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揭牌仪式。此次合作是双方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性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南开大学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基础学科优势,全力推动金融学科大模型建设,为国家金融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北京银行将以共建人工智能金融实验室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并进共同探索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
·
天津医科大学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2025-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六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近日举行。大赛分为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等三个环节,旨在以赛代练、以赛代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比赛还开展了两场专题研讨训练,以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的方式帮助辅导员深化岗位认识、提升业务水平。此次大赛以练促学、以赛促建,让辅导员在切磋中提升能力,在交流中凝聚智慧。学校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实施辅导员思想引领力提升计划。 -
·
以教育之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天津实践增效赋能
2025-02-10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市建设扎实推进。日前,我市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出台系列创新举措。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问:天津是如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有哪些重要内容?答: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后,天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召开全市教育大会,部署教育强市建设目标任务。制定一个路线图,实施天津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出台一揽子配套政策文件,探索教育强国建设天津实践。聚焦两个目标,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天津力量;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闯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完善三项机制,即高质量党建引领机制、立德树人长效机制、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增强学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深化四项改革,包括推进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改革赋能教育强市建设。问:天津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答:我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是抓课程建设。完善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创新机制,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二是抓育人阵地。持续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海河上的大思政课”等实践品牌,拓展网络育人空间,让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时代同频共振。三是抓思政队伍。实施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工程,建立思政课教师考评退出机制,完善阶梯式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四是抓“五育”并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实践,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建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问:教育部两次在天津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下一步,天津如何更好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答:职业教育是天津的优势和特色。世界职教大会连续在津举办,为天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今后我们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强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广“产业园区+职业教育”模式,凝聚政、行、企、校工作合力,以多元办学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融入区域产业创新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职教力量。二是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持续实施职业院校创优赋能项目,建设产教融合示范专业,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推进中高本硕系统化培养,加快建设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三是推广中国职教方案。积极推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建设,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期刊,建强全球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智库,优化鲁班工坊建设布局,推广鲁班工坊系列标准,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问:天津如何深化科教融汇,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效赋能?答: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天津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战略引领,提升综合实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扎实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锻造战略科技力量,凝练重大科技问题,在科技创新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坚持需求牵引,激发改革活力。对接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新艺科建设,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新型学院,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三是坚持协同创新,增强策源能力。聚焦合成生物、脑机交互、现代中医药等战略必争领域,建强海河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有组织地攻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共组科研团队,破解产业一线技术难题,实现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四是坚持应用导向,增强转化能力。发挥天开高教科创园头雁效应,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举办各类校企对接活动,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举办校企对接活动,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问:请说说您心目中的2035年教育愿景。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向2035,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善作善成,把建成教育强市这一美好愿望,转化成思政引领强、培养质量强、科技支撑强、治理能力强、保障支持强、辐射影响强的生动局面,向全市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
天津大学举办DeepSeek专题报告会
2025-02-10
2月8日,天津大学举办“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行动——DeepSeek专题报告”活动。活动中,3位教授分别作专题报告,系统剖析了DeepSeek的技术架构与创新优势,演示了DeepSeek在论文写作、文献分析、实验设计等环节的高效赋能,详细拆解了大模型在科学假设生成、代码开发、实验验证及论文撰写中的实践路径。与会人员围绕大模型技术伦理、学科交叉融合、算力资源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天津大学自2024年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以来,已连续举办10场“研究生导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重塑科研与教育范式。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我国在AI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为高校科研与教学提供了全新工具。此次DeepSeek专题报告会既是天津大学大力推进数智赋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AI+X”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 -
·
中国民航大学与河南空管分局签署合作协议
2025-02-08
近日,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与民航河南空管分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联合科技创新基地、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双方就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根据协议安排,中国民航大学学生将在河南空管分局参加为期5天的实习培训,以“理论学习+实践参观”模式系统学习空管运行重要领域知识和模式。 -
·
天津音乐学院赴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访问
2025-02-08
应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 University)邀请,天津音乐学院赴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并举办“天津音乐学院之夜交流音乐会”。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于2024年10月来访天津音乐学院,就联合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合作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回访,天津音乐学院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举办大师课。天津音乐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合作,此次出访也是学校首次与马来西亚专业音乐学院展开合作交流。 -
·
天津大学广泛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
2025-02-07
寒假期间,天津大学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空间阵地,依托广大学生寒假返乡契机,开展“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专题寒假社会实践,精心设计“筑基行动,感悟思想伟力”“服务行动,助力家乡发展”“感恩行动,我为天大代言”等五个实践专题。全校1100余支实践队,4000余名学生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红色寻访、基层治理、招生宣传、岗位实训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育人功能,推荐80余名学生赴市商务局、南开区税务局、河北区总工会等各岗位开展“扬帆计划”实习实践,引导青年在实习锻炼中见世面、强筋骨、长才干、做贡献,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数千名学生返回家乡母校,开展“掬北洋星火,念母校深情”回访母校宣讲活动。百余名学生线上线下开展支教活动,以形式多样的课程和陪伴活动乡镇青少年开拓视野、充实假期生活。学生们在社会大课堂中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厚植家国情怀,学习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真谛,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
·
天津科技大学推出就业育人系列主题活动
2025-02-07
天津科技大学推出“就业赋能,周周提升”系列主题活动。开学初,学校面向今年有招聘计划的291家用人单位和3406名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基于企业与学生需求,推出系列就业育人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包括沟通能力培训活动、面试和校招网申通关技巧培训、秋招复盘团体辅导、职场礼仪培训、就业政策普及等五个专题模块,为毕业生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支持和就业服务,并同步推出了“生涯导航,周周随行”主题活动,生涯咨询导师团队每周四为学生提供个人和团体辅导的生涯咨询服务。“就业育人活动是推动我们就业工作的核心手段,我们致力力求将活动办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除了举办的系列活动外,今年我们利用微平台推出的《这些求职陷阱,你能避开吗?》《企业热招,招的是你吗?》等小视频都深受学生喜爱,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阶段,我们也将继续聚焦重点事项和关键环节,让就业育人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天津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
·
市教育两委公布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资源
2025-02-06
为促进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打造高质量研学实践教育网络,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市教育两委牵头开展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资源推荐评审工作,经推荐申报、实地考核及专家综合评定,共认定“天津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10个,“天津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15个,“天津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精品课程”15个,“天津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特色线路”15条,“大中小学一体化实践育人基地”37个。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研学实践活动质量,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市教委发布了3条“跟着课本去研学”研学实践示范线路,为全市学校研学活动提供范例。下一步,市教育两委将继续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市教育大会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要求,适时组织全市性研学专题培训,指导各区各学校以及各营地、基地更好地高质量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坚定信仰、增长见识、收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