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我市学校美育实践课堂文艺展演持续开展

天津市学校美育实践课堂文艺展演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校、区级的展示选拔,4月23日至5月17日,个人项目市级展演陆续在华夏未来、市少年宫、北方演艺集团等单位开展。经过校、区两级的共同努力,我市16个区1179所学校...[详情]

  • · 第二届“汉语桥”故事会华北区预赛在津举行

    [ 2024-04-26 ]

    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中文联盟和天津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华北区预赛日前在天津大学举办,来自49个国家、38所院校的近200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泰国、蒙古国、墨西哥等三国的3位选手进入复赛,将前往张家界继续参赛。来自泰国、埃及、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加蓬、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10位选手获得优秀风采奖。
  • · 我市各学校组织开展“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

    [ 2024-04-25 ]

    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我市各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航天知识、动手制作航天模型、走访研学、开讲航天主题思政课等活动,激发学生探梦航天、探索未来的梦想。连日来,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围绕“极目楚天,共襄星汉”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掀起了校园里学科学、爱航天的热潮。美术课上,学生挥舞画笔,创作出一幅幅用创意描绘浩瀚宇宙瑰丽景象的科幻画作,展现对航天梦想的独特表达。语文课上,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我要当宇航员》,跟随故事主人公一起遨游太空,探索未知的星球。科学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宏大壮观的太空城市构想和细腻入微的外星生物描绘,“浓缩”在一系列航天科技作品中,展示了丰富的科学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近日,第三中学、红桥区清源道小学和丁字沽小学等校学生来到中国民航大学,开展主题为“同心致远方 筑梦青春行”的科学红色研学活动。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各式飞机主要部件结构、操控原理、航空仪表与电子电气系统;走进舱内,近距离观摩飞机驾驶室。模拟塔台工作人员调度飞机,化身飞行员“驾驶”飞机,体验修理飞机,借助3D观影技术,身临其境地学习航空器原理、组装、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沉浸式体验模拟飞行,感受驾驶飞机起降、转弯的过程,以现场观摩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开启一堂妙趣横生的科技课。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邓清明讲授一堂特殊的思政课,来自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北辰区大中小一体化联盟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邓清明讲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过程,并分享了自己和战友们难忘的太空生活。邓清明鼓励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2024年“奋斗青春 书香天津”读书节启动

    [ 2024-04-24 ]

    4月23日,由市教育两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文史研究馆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2024年“奋斗青春 书香天津”读书节暨“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天开高教科创园举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2024年我市教育系统继续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活动融合开展,同时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聚焦天津独有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城市文化魅力,推动全市大中小学读津、爱津的生动实践持续“升级”“升温”。仪式上,市教育两委介绍部署了2024年青少年读书行动、“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安排,发布了我市青少年阅读及“书香校园”推广宣传片《阅见》和图书《“津”彩城事——我求学之地的乡情古韵》,为获评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的学生代表赠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作家梁晓声作题为“阅读的常识”的主旨报告,并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让好的阅读习惯伴随终身。
  • · 我市多名教师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

    [ 2024-04-24 ]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赛项获奖名单,我市多名教师上榜。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等3个团队荣获中职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三等奖;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2个团队荣获中职组中职专业课程一组二等奖;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等2个团队荣获中职组中职专业课程一组三等奖。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团队荣获高职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三等奖;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职业大学等3个团队荣获高职组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二等奖;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亮捷教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2个团队荣获高职组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三等奖;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团队荣获高职组高职专业课程二组二等奖。在2023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赛项比赛中,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等3个团队荣获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能力比赛中等职业教育组三等奖;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的2名教师分别荣获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分为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军事职业组,经网络评审和现场决赛,共产生一等奖106个,二等奖196个,三等奖290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赛项,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能力比赛(设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经网络评审和现场决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能力比赛(中等职业教育组)产生一等奖20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61个;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产生一等奖26名、二等奖45名、三等奖72名。
  • · 南开大学聚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智库品牌

    [ 2024-04-24 ]

    日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高端论坛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高校智库联盟成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等15所京津冀高校将发挥智库力量,持续携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10年来,南开大学始终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开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和权威性的研究成果,聚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智库品牌活动,成为全国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高地。在咨政建言方面,南开大学组建了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团队,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咨询活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打造智库品牌方面,南开大学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发起成立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3年来联盟成员扩增到10家高校智库,其中2家为国家高端智库成员单位。在服务社会方面,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功能,通过多方参与、政企协同,为企业、行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核心成员先后承担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对策研究”等20多项重要咨询项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在开展有组织的前沿理论探索方面,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高水平构建“学科—智库”互促的教育新模式,并针对未来我国区域政策和重大战略等方面有组织地开展前瞻性研究。在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前进道路方面,南开大学团队自2014年起陆续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17年开始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数据平台,2023年在报告和数据库的基础上聚力研发南开指数。今年,团队依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的集成化载体平台,集中推出“南开发展报告、南开指数、南开数据库”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成果。
  • · 天津科技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高地

    [ 2024-04-24 ]

    天津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滨海新区产业优势,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培育创新人才方面作出一系列尝试。学校立足轻工发酵、工业生物技术等优势特色,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与未来,与多家企业共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该项目采用“2年校内理论学习+1年校企合作育人+1年企业实践学习”的培养模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40余门、编写校企合作教材3部,建成60余个产学研基地。每学年企业参与授课的人员达到50人左右,学时数达到600学时以上,探索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新路。为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学校打造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实习实训中心(科大基地)。该中心以培养、提升、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为建设目标,服务省部级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中教师与学院的实验实践教学,是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高校基地+共建企业基地”分布式、多中心实习实训中心中的高校基地。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是天津市级现代产业学院,荣获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2022年现代产业学院全国最佳案例”。2023年,支撑“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学校在发力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在国家重大需求中担当作为。学校通过“揭榜挂帅”,建立智库,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产科教融合基地等模式,强化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完成新型核酸精准修饰技术研发、新型检测ABO血型方法研究、兽用灭活类疫苗佐剂研发、生物医药关键原材料与装备开发等科研项目,服务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学校积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科技攻关,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助力滨城科创区建设。重点支持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校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选育并保存各类氨基酸及核苷生产菌100余种,10余种生产菌在国内均处领先地位并已在多家公司成功推广,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国氨基酸、核苷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为我国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核苷作出突出贡献。承担和完成主要科研项目200余项;已申请或授权专利300余项。目前,与企业合作实现氨基酸中试生产或产业化项目达100余项,工艺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
  • · 我市多所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2024-04-23 ]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连日来,我市多所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馥郁书香飘满校园、浸润学子心田。天津大学因地制宜创设校园读书环境,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提供一站式阅读服务,根据不同学院、学科的借阅数据特征,定制个性化电子资源即“一页纸书展”,让学生在学院或宿舍区便可获取“专业对口”的图书信息;在北洋园校区图书馆精心打造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的“天大文库”阅览室,集文献收藏、展示宣传、阅览研讨功能于一体。卫津路校区的科学图书馆修葺一新,吸引了众多学子前往体验。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学互动 传承文脉”中华传统晒书节开幕,邀请中外师生共同参加。其中的“晒技艺”环节,让学生为古籍清洁除尘、体验活字印刷术的集字排版和印刷过程、自制拓包体验传拓技艺等,让更多古籍“活”起来。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开展“新书市集——你选我买  你选我借”活动,将服务端口前置,实行学生选书、图书馆买单的方式,以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阅读长廊中,一本本书籍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国内40余家重点出版社和国内外40余家优秀数字资源提供商携近期新品图书及资源参展。师生们可以选择书籍,经图书馆工作人员初步审核加工后,现场办理借阅手续,图书馆按师生需求精准采购图书。南开大学举办以“书香致远 悦读润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南开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期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新书展、“风筝魏”精品展暨非遗技艺体验沙龙、丽泽讲堂之“美谈:从前有座山——中国美学巅峰”等12大类、近30项精彩纷呈的活动陆续开展,读书节活动将持续至5月31日。
  • · 全国国际中文教育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高级研修班在津开班

    [ 2024-04-23 ]

    4月21日,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学术交流与出版专委会共同承办的首期全国国际中文教育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高级研修班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此次高级研修班的举办,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立足专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适应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发展需要的一大创新举措,能够有效帮助中青年学者了解现已在30家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开设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特色,加强论文选题策划,科学选择投稿期刊,加速学术成果转化。作为首期高规格、示范性、特色化研修项目,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在研修过程中设置了典型经验分享、主编专家释疑、青年论学与主编专家点评等环节。首批来自国内外36所大学的国际中文教育中青年学术骨干与主编专家进行了交流。
  • · 长期照护研究院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成立

    [ 2024-04-23 ]

    4月22日,长期照护研究院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成立。该研究院将承担研究长期照护领域的使命,深入分析现有问题,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创新和改善,通过开展前沿科研项目、整合资源、推动政策落实,成为推动我国长期照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以高校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型研究机构,长期照护研究院旨在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依托中医药优势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级长期照护研究智库,开展长期照护政策研究、标准制定等;建立“产学研转用”双向联合体校企合作模式,推动老年长期照护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老年长期照护专业人才;搭建长期照护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大批学者,推动科学构建完善的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标准体系。“研究院主要围绕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和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进行一系列研究,包括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以及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评鉴标准、服务标准、伦理标准的制定,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培训,智慧养老等。”长期照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究院集合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针灸与推拿、中医养生等学科或专业组成智库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在探索长期照护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天津中医药大学从2023年开始老年长期照护微专业建设,设计特色选修课程,为学生增加从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就业选择,2024年该课程模块将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 · 我市首推班级家庭教育导师制度

    [ 2024-04-23 ]

    为助力北辰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天津师范大学北辰实验学校与天津开放大学日前签署家庭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学校教育、家庭培育、社会协同共育”三个维度,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全环境育人模式。协议拟定从合作目标、内容和方式几个方面,以天津开放大学(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天津师范大学服务北辰基础教育创新试验项目为载体,发挥各自师资、课程、资源和平台优势,不断提升家校社教育工作体系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和深化“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合作双方在全国首次推出班级家庭教育导师制度,为实验校每个班级聘任1名专家作为家庭教育导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力度,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打造家校共育品牌示范学校。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实践基地校、天津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师北家长学堂、天津市首个学校家风家教馆同期揭牌。
  • · 各地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 2024-04-26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职场年轻人掀起“夜校热”;老年大学课程“秒光”,“银发族”爱上校园生活……这些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当下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生动注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近年来,全国各地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企业、从学校到社会,掀起全民终身学习热潮。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学习资源由少到多,“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场景越来越丰富,学习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习型城市网络初步形成,终身学习成为城市新风尚今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南京、苏州两座城市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表彰这两座城市为助力居民实现终身学习所做的努力。至此,我国已有12个城市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2023年8月,教育部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全面启动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目前,已有80个城市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已初步形成。建设学习型城市,需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个部门。不少城市都探索建立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机制。苏州市出台《苏州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成立苏州市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统筹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保障人、财、物持续稳定投入;成都市颁布实施《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建立学习型城市建设与社区教育联席会议机制;西安市将学习型城市建设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西安市建设学习型城市规划纲要》。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学习型城市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习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上海,构建起包含居村委在内的四级终身教育机构网络,配备了5万多名专兼职教师和助学志愿者,每年有350万市民在家门口学习各类课程;在杭州,建设“杭学通”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线上学习应用场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在南京,遍布全市的600多家社会阅读组织,以及各类免费开放的科技馆、博物馆、民俗馆等,让全民终身学习成为随处可见的城市新风景。学习型社区蓬勃发展,“家门口大学”越来越精彩“我最感兴趣的是老年智能技术培训课,上课时,老师和志愿者手把手地教。”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桃花坞社区居民王洪生告诉记者,退休后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手机缴费、就医、出行。目前,全国设有1.68万余个街道(乡镇)社区学校、36.4万个社区(村)学习点,全国学习型社区蓬勃发展,各地开放大学以数字赋能社区教育创新,让“家门口的大学”越来越精彩。学习型社区覆盖全龄人群——在浙江省长兴县龙山街道齐北社区,少儿“四点半课堂”、市民“乐学课堂”、老年“常青课堂”等三大全龄“幸福学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公共服务。学习型社区从城市拓展到乡村——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兴农讲堂”的“素质+技能+学历”三提升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仁和大讲堂”进村(居)活动围绕“农民市民化”,设置党风党建、普法课堂、中医养生、传统手工等18个板块近百门课程。学习型社区向数字化升级——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升平社区,依托“顺德终身学习平台”,开放共享“顺德烹调技艺”等7300余个数字化资源。……为有效提升优质学习资源供给能力和办学水平,为居民提供智能灵活、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日前,教育部推介了100项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和300门社区教育品牌课程。“百姓学习之星”做榜样,终身学习氛围浓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浓厚氛围和有利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平凡,抵达了人生的新高度。从一名高中毕业的砌筑工,到以全国首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党的二十大代表身份,三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江苏广兴集团首席技师、总工程师沈春雷从业43年,一直坚持“学中干、干中学”。30年前,在做建筑小工时,他买来《建筑力学》学习,20年前,他又凑钱买了电脑,自学CAD制图。通过多年不断努力学习,他取得本科文凭,并获得一级建造师、正高级工程师等技术技能职称。“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坚守的人生信条。”沈春雷说。他先后被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专家导师,用自己终身学习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一把剪刀妙手生花,一腔赤诚传承非遗。南宁剪纸非遗传承人钟昀睿也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和受益人。在工作之余,她潜心研究剪纸,到处寻找学习剪纸的机会。经过十多年的专注学习,她终于有了一批代表作品,成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如今,钟昀睿又将剪纸艺术带到大中小学、老年大学、社区乡村,还录制视频放到社交媒体上让更多剪纸爱好者快速掌握剪纸技巧。“回首来时路,是终身学习让我不断更新自己,成就了我的剪纸人生。”钟昀睿说。202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4月26日将在沈阳举行。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采取“一省一周”的方式贯穿全年。可以想见,当全民终身学习周融入日常生活,14多亿人口的终身学习,将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力量。
  • · 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见成效

    [ 2024-04-26 ]

    4月24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91.4万件专利的盘点。今年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启动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91.4万件专利的盘点,其中发明专利63.6万件,超过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六成。盘点后经过评估审核进入转化资源库的专利已有67.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0.6万件,自评转化前景较好的发明专利占30.4%。在专利增量上,今年一季度,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71.9%,高于2023年2.3个百分点,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推动存量专利转化利用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活动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成。
  • ·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主论坛和“书香青春”青少年阅读论坛举行

    [ 2024-04-26 ]

    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大会主论坛发表演讲,并在“书香青春”青少年阅读论坛上致辞。王嘉毅指出,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书香校园”,推进全民阅读,青少年是重要群体。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七部门深入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以来,依托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组织开展中小学读书分享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各地各校广泛开展教师导读、学生领读、师生共读、家庭亲子阅读等各类读书活动,校内外阅读氛围日益浓厚。王嘉毅强调,要持续探索创新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有效途径,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有机融入“全民阅读”活动。聚焦理念倡导凝心聚力,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聚焦品牌打造精准发力,把“会思考、乐分享、勤实践”的行动真正落到实处;聚焦机制建设持续用力,将“环境营造、专业支撑、家校社协同”的阅读生态构筑得更加完善。通过长期坚持,让学校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阅读场”,让教师成为提供阅读指导的“引路人”,让社会成为提升阅读素养的“共同体”,让学生成为爱读书立大志的“接班人”,真正推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 · 教育部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

    [ 2024-04-26 ]

    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系列行动部署,4月23日至4月26日,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全国教材管理人员培训班,正式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并作专题报告。王嘉毅指出,开展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成体系、专业化的培训,目的是推动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过硬、熟悉教材政策的教材工作队伍。教材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抓好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落地、铸魂育人实效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教材治理体系完善、教材研究组织化实施等关键任务,全面提升新时代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培训班上,教育部、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教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材政策文件、国际发展动态等作专题报告。培训还安排了分组研讨、专题交流、现场教学等环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分管教材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按照计划,教育部将陆续举办全国教材编写人员、审核人员、研究人员、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等专题培训班,全面覆盖教材工作各支队伍。
  • · 教育部部署开展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 2024-04-26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认真开展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通知指出,本届展演活动以“绽放艺术风采、激发强国力量”为主题,旨在全面推进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坚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遵循艺术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知明确,本届展演活动从2024年4月开始,分各校(县市)、省级集中展演和全国现场展演三阶段进行,为期约一年半,全国现场展演活动将于2025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提升展演覆盖面。要营造简约精彩、充满朝气的展演氛围,打造充分展示青少年艺术风采和精神面貌的重要平台。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肃开展评选工作。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提升展演活动的影响力。
  •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部署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

    [ 2024-04-25 ]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通知》提出四项主要任务。一是系统摸排近年来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制定准入标准,加强问题整改。二是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严控省、市、县三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三是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具体方案进行审核,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整合,严控活动范围和时长,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四是通过监测、核查、通报等方式,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把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作为教育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以师生获得感检验专项整治成效。
  • · 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 2024-04-25 ]

    当地时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第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颁奖仪式。中国科学家乔杰等三人获奖。该奖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赤道几内亚政府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在生命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或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因其在生殖医学、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研究和共享科学数据等工作而获奖。我国屠呦呦、施一公等科学家曾获得该奖项。除乔杰外,本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的其他两位获奖者分别为来自埃及的法拉杰和来自希腊的斯蒂利亚诺普洛斯。他们分别因代谢组学和癌症疗法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 · 和平南开河北三区行动联盟举行高中地理联合教研

    [ 2024-04-26 ]

    日前,和平区、南开区、河北区“课堂教学育人方式变革行动联盟”系列活动高中地理专场在河北区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以“聚焦区域认知,提升学科素养”为主题,为行动联盟三区的140余名高中地理教师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地理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联盟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享、共同探究、协调开放、和谐发展的原则,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拓宽渠道,打造三区教研共同体,共同交流分享教学教研工作经验,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强化研训结合,打造教师人才高地,全面推进课堂教学育人方式变革。
  • · 蓟州区中小学篮球比赛落幕

    [ 2024-04-25 ]

    日前,2024年蓟州区中小学篮球比赛落下帷幕。本届篮球赛共有125支代表队的1498名运动员参加6个组别的比赛,参赛队伍、参赛人数再创新高。最终,蓟州区第一中学夺得高中男子组冠军、初中男子组冠军;蓟州区第二中学夺得高中女子组冠军、初中女子组冠军;桑梓镇归宁屯中心小学夺得乡镇小学男子组冠军;桑梓镇中心小学夺得乡镇小学女子组冠军;蓟州区第一小学夺得直属小学男子组冠军;公乐小学夺得直属小学女子组冠军。近年来,蓟州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体育工作,逐步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相结合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体育运动蓬勃发展,让全区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
  • · 东丽区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 2024-04-24 ]

    为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日前,东丽区教育局开展“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东丽区教育局加强与区卫健委、疾控等部门联动,开展专家进校园、中小学健康月、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等干预行动。加强校医配备,开展针对近视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近视监测技术方法、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等技术要领,提高专业人员近视防控技术水平。建立东丽区学生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及时更新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学生入学实时转移,以“查、防、控”为目标,形成中西医结合近视防控体系的“东丽模式”。完善东丽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落实每学期2次学生视力筛查100%全覆盖。东丽区教育局还通过开展现场宣传、专家在线访谈等形式,加强近视防控知识和技能宣教,引导师生、家长正确认识开展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以及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抓早抓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增加日间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为主要抓手,推动近视、脊柱弯曲异常、超重肥胖等学生常见疾病同防同控。
  • · 滨海新区教体局召开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

    [ 2024-04-23 ]

    为深入推动滨海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规范发展,日前,滨海新区教体局召开202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三全育人”工作推动会。会上围绕打造“三全育人”特色品牌、增强劳动教育实效、完善滨城心育机制、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等方面部署德育重点工作。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大港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等学校分享了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相关专家对滨海新区中小学德育干部进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培训。
  • · 蓟州区开通公交“护学专线”

    [ 2024-04-22 ]

    为降低学生上放学途中交通安全风险,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缓解主城区上放学时段交通拥堵情况,蓟州区教育局与公交、公安等部门积极对接,开通“护学专线”。首批“护学专线”从4月15日起正式开通,采用固定时间、固定线路、固定乘车人员的“三定”方式,专线公交车辆性能好、舒适度高,驾驶员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车辆配备GPS视频监控,公交公司安全专业人员持续跟踪、实时监控,同时随车安全员、公安交警、学校护导教师共同维护秩序,为学生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此次开通的“护学专线”是第一条专线,后续“护学专线”已经在规划中,近期将投入使用,届时,蓟州城区东部小区小学生将全部实现“点对点”接送,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为家长提供便利,解决“送娃难题”。“开通‘护学专线’是蓟州区教育、公交和公安部门携手推出的便民措施,是蓟州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旨在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蓟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 · 河北区与市儿童艺术剧团开启战略合作

    [ 2024-04-19 ]

    近日,河北区教育局与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时,河北区少年宫挂牌成为“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小演员实践基地”。根据协议,河北区教育局与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将共同打造“五爱教育阵地”,开展“儿童剧+劳动教育”综合社会实践项目,合作开展“浸润河北,点亮童心”亲子儿童剧展演、圆梦舞台儿童剧小演员选拔赛等活动,深化课程与儿童剧的融合,共同为河北区青少年开启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此次河北区教育局与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携手,旨在推动儿童剧走进校园,同时,让学生走出教室,拥抱自然,充分发挥儿童戏剧在“五育并举”中的引导作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青少年。双方还将以“文化惠民卡学生卡”为依托,鼓励和支持更多学生观看精彩的舞台剧,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签约仪式结束后,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为现场近500名来自全区各小学的师生代表带来一场精彩的舞台剧表演,学生们在感受中国文化经典魅力的同时,也收获了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