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教育两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部署学校“五好关工委”认定工作
2023-05-29
日前,市教育两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天津市教育系统学校“五好关工委”认定工作部署会,部署开展第三轮天津市教育系统学校“五好关工委”认定工作。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就天津市教育系统学校“五好关工委”认定评估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我市教育系统学校“五好关工委”认定工作,是落实中国关工委“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要求进行的创新实践。此前,教育系统已分别于2015年、2019年进行了两轮认定工作,556所学校关工委被认定为“五好关工委”。此次第三轮“五好关工委”认定,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和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制定了不下达认定指标、不规定数量比例的认定原则。以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好、队伍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探索创新成果好”为基本标准,对认定内容做了补充,对指标权重做了调整,对认定方法进行了完善。
-
·
养老人才共建基地在天津理工大学揭牌
2023-05-29
5月27日,养老人才共建基地揭牌仪式在天津理工大学举行。
基地依托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老年学专业资源,借力天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研究等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我市养老领域的高级人才。该基地的功能包括本科层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养老院院长培训、养老产业管理人员培养、老年社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基地将致力于推进基于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的合作培养模式,在养老领域教材建设、师资培养、体系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开展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调查研究、评估与规划,社会服务等活动,旨在为我市培养一支高素质且能够满足我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队伍。
-
·
天津市少年儿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音乐队课举行
2023-05-29
5月27日,由共青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教育两委、市文旅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少工委联合主办,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汇聚青春动能 建功‘十项行动’”天津市少年儿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音乐队课在天津大剧院举行。通过精彩演出,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少年儿童立志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成长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整堂队课讲述了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在小主人公的梦境里,他和张嘎、王二小、海娃、潘冬子等少年英雄相遇,通过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小主人公深刻感悟到了用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的重要意义。少先队员和青少年在情景歌舞演绎中,表达着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也奋力吹响了建功“十项行动”的青春号角。在尾声《少年中国梦》中,现场响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在随后的交响音乐会上,天津少年艺术团交响乐团演奏了四首红色经典作品。
-
·
2023年高校档案工作年会暨第三届优秀案例评审会举办
2023-05-26
5月25日,2023年高校档案工作年会暨第三届优秀案例评审会在天津财经大学举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徐瑞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天津市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各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旨在进一步落实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总结、凝练天津市高校档案工作经验和规律,展示全市高校档案机构在加强“四个好”“两个服务”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引领全市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方向,提振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创新精神。
徐瑞成在讲话中表示,各高校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提供服务。紧抓档案事业发展关键,加强档案工作治理能力建设、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高校档案工作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党建促“档建”,时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不断推动天津市高校档案事业取得新成绩。
本届评审于今年3月启动,我市17所高校申报了21项优秀工作案例。经两轮评审,最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优秀案例获得一等奖,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的优秀案例获得二等奖。
-
·
市领导深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调研指导主题教育
2023-05-25
日前,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周德睿深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调研,考察工程实训中心、数控系统与智能制造装备创新中心,了解主题教育进展情况,推动高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周德睿强调,在高校开展主题教育,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要凝神聚力学思想,认真研读必读书目,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要磨砺淬炼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要立足本职重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学校中心工作和高校的基本职能职责,下苦功、铆足劲、见真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提供有力支撑。要踔厉奋发建新功,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
-
·
“重大主题进天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教学指导方案”培训会举行
2023-05-2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的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5月23日,由市教育两委、市教科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重大主题进天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教学指导方案”培训会举行。市教育两委宣传处(教材办)、天津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教育事业部、河北区教育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市、区两级教研员等相关人员参会。
此次培训旨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育人立意和价值导向,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掌握思维方法过程中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努力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021年11月,市教育两委组织专业力量,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成立了四个《指南》进入天津市地方教材文件起草协调工作组,并分别建立各《指南》进地方教材研究小组。去年年底,研制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领导”相关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等四个重大主题进天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的教学指导方案。四个《指导方案》,坚持育人为本,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具体化,整体布局与分科安排科学有序,学科学段环节全面覆盖,思想内涵充分阐释,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具有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意义。
-
·
天津市大中小学校“5•25”学生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广泛开展
2023-05-25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教育两委先后印发多项政策文件,聚焦问题,明确措施,压实责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作为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品牌,天津举办“5·25”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已经20年,是全国最早开展“5·25”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的省市之一,近年来学生参与规模都在两百万以上,几乎覆盖全体在校学生。
以“心启航·心力量”为主题的2023年“5·25”学生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从3月份启动至5月历时两个月,贯彻精品设计理念,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主要任务,励志演讲大赛以德育心;校园心理剧大赛以智慧心;心理健康运动会以体强心;心理音乐歌舞创作大赛以美润心;心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以劳健心。以一系列市级重点活动为主线覆盖全市大中小学。同时鼓励各区各学校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全市一体化“5·25”学生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品牌。
今年“5·25”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全市大中小学共有915个项目(作品)参加市级比赛,647所学校的209项作品获奖。评选出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美护心志愿者”师生共20人。
以德育心 励志演讲启迪责任担当
今年“5·25”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举办了以“心启航·心力量”为主题的天津市第三届大中小学生励志演讲大赛,比赛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分别由南开中心小学、梧桐中学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共128个参赛作品参与了市级评选。经过专家评审,共决出28项奖项。
大赛通过励志演讲方式,传播心灵之美,传递积极心理力量。活动得到各学段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参赛作品各具特色,演讲贴合主题,情感真挚、表达自然,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热爱生活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出色地诠释了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有效地将心理育人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智慧心 校园心理剧聚焦心理科普
心理健康月品牌活动之一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大赛在天津科技大学举行。活动至今已经举办17届,本次共收到各高校推荐报送的作品49件,经过专家评委评审,9部作品入围决赛。
大赛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为目的,对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宠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有很大帮助。
各高校积极参与,参赛作品主题贴近现实、积极向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出大学生在自我价值、人际交往、学业发展等方面的状况,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参演学生的舞台表演精彩生动,不时引发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校园心理剧活动的举办对进一步提高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体强心 心理健康运动促进健体强心
心理健康运动会将传统运动的竞技项目和趣味游戏相结合,将趣味性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相结合,形成融合了体育、心理、趣味、智力等元素的趣味运动。
中学生组的活动历时半天,来自16个区的选手参加了“砥砺前行”“旱地龙舟”“摸石过河”“挑战NO.1”4个项目。大学生组的活动历时一天,来自50所高校的选手参加了“毛毛虫”“挑战NO.1”“快乐旋风跑”“袋鼠接力跳”“同心鼓”“团体巨画”6个项目挑战活动。
天津市高校特色心理体验项目“嘉年华”同步进行。来自我市22所高校的师生现场组织了24项体验活动,展现我市高校心育工作的别样风采。
以美润心 音乐舞蹈温润心灵成长
今年“5·25”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举办了“乐享生活·悦伴成长”第二届中小学生心理音乐歌舞创作大赛和“心向阳光·心梦绽放”第二届大学生心理音乐歌舞创作大赛。
大赛共选拔出130个作品参加市级评选,其中30项优秀作品进行现场决赛展示。活动现场,学生们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所思、所悟、所感创作成音乐歌舞作品,通过对歌曲重新填词、舞蹈编演、器乐伴奏、杯子舞、奥尔夫即兴演奏等创意表达方式,讲述了自己的创作故事,展现了自己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
通过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促进了学生对自我成长的关注与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力。
以劳健心 文创产品引领力行践悟
大中小学生心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将创意设计、心理文化、手工制作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将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生活体验及内心感悟形象地展现出来,诠释心理健康理念,提升心理韧性,感受创意的快乐,激发内心力量。
本次大赛分为视觉传达、手工作品/产品设计、传统美术、布艺产品等类别,通过文创设计,深入挖掘校园文创产品的积极疗愈价值;通过劳动创作,探索美、发觉美、制造美。全市大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全市共收到500余件作品,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绽放青春本色、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每一件文创作品都极具思想性、实用性、创新性、艺术性,传递着作者“向好而生”的生活态度。
除了全力打造“5·25”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品牌外,我市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率先编写了《向阳花》心理绘本、“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丛书”,率先开通了阳光心理热线、阳光家长热线,率先开展了覆盖全市中小学的1400人心理专员培训,率先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思政融合教育的理念,全市大中小学普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全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开展“阳光心理”十项行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达标率全国第一,初步形成了涵盖人员配备、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警筛查、辅导干预、危机化解等各方面的心理育人的工作体系。
-
·
天津市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2023-05-25
5月24日,天津市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基地设在天津市社会实践教育中心内,建设面积2000余平方米,包括序厅、宪法教育区、民法典主题区、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违法犯罪区、中外法治文化区、法治资源教室、法治实践模拟区、沉浸式防震减灾动感体验馆,共八大区域。
基地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将宪法的内容分为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公民,并通过互动、宪法诵读、宪法宣誓等仪式化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对宪法从感受、认识升华到理解、信仰。同时,基地以“理解、保护、生命”为理念,从“力所能及”和“学会策略”等角度,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青少年采取合适的方式,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中感悟“法治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增加互动式体验技术设备,安放法治机器人,设置AI课桌、模拟灭火设备及报警器,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打造沉浸式防震减灾动感体验馆,通过5D地震体验电影,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将地震主题的教育变得真真切切,增强青少年对地震的认知,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此外,基地注重提升学生法治实践能力,设置了法治资源教室和模拟法庭。模拟法庭让学生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等环节,模拟纠纷解决过程,充分调动未成年人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
天津市第二届“最美护心志愿者”评选活动风采展示举行
2023-05-25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月24日下午,“心守护·心力量”天津市第二届“最美护心志愿者”评选活动风采展示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20名大中小学师生获得“最美护心志愿者”荣誉称号,并以演讲的方式进行风采展示。
本届“最美护心志愿者”中,有朝气蓬勃、乐于助人的学生,也有投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多年的心理教师,还有坚守在心理热线的心理志愿者,心理讲座、家庭教育、危机干预、心理热线……各种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用爱心、热心守护心灵健康,用真情实感传递暖心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最美护心志愿者”评选活动是今年我市“5·25”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的重点活动之一,活动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我市投身于心理服务工作和社会志愿服务的师生积极奉献、主动担当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关爱自我、关心他人、重视心理健康,培育学生乐观阳光的心态,引领学校丰富多元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推进我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天津市红色资源进校园系列活动首场活动举办
2023-05-24
5月23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信仰之光”天津市红色资源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在南开中学举办。
活动以《信仰之光:天津1919~1949》主题宣传片开场,分为”五四·星火”“淬火·砺剑”“抗战·烽火”“解放·曙光”“展望·未来”等五个篇章,通过原创舞台剧、情景讲述等多种形式,围绕我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开展了一场天津红色资源文化之旅。
我市将紧密结合南开中学、耀华中学、第三中学等首批红色资源特点,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通过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情景讲述、微话剧、歌舞、配乐诗朗诵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节目演出,并制作录制易于广泛传播的短视频等,着力展现我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的红色资源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天津红色故事,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让天津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进一步提升我市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和影响力。
-
·
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合作建设签约
2023-05-24
天津职业大学与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合作共建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签约仪式日前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
按照协议约定,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首期建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将于今年8月初选派专业教师到天津职业大学,参加为期4周的师资岗前培训;今年10月底前将完成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建设和揭牌准备工作。
天津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院校签署协议是落实中哈两国元首关于在哈建设鲁班工坊重要共识的具体行动,天津职业大学将在严格遵循场地建设、实训装备、教师培训、专业标准、教材资源“五到位”要求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建设工作。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鲁班工坊不仅助力哈萨克斯坦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将造福哈萨克斯坦人民,促进整个中亚经济社会的发展。
-
·
书香天津•校园大学生“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启动会举办
2023-05-24
5月23日,“奋进新征程·阅读新未来”2023年书香天津·校园大学生“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启动会举办。
活动由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指导,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市高校图工委及市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主办,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办,全市各高等院校组织并实施。来自我市53所本科院校、军事院校及部分独立院校、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馆长及教师代表参会。会上,与会嘉宾针对高校阅读推广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与案例分享,促进了我市各高校之间的积极交流与深切合作。
书香天津·校园大学生“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已举办了8届,是我市全民阅读重点品牌活动,彰显了我市大学生良好的学风和追求梦想的青春活力。
-
·
“2023反诈校园行”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2023-05-24
为深入推动我市创建“无诈校园”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反诈意识和防骗能力,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势头,5月23日,由市教委、市公安局、市网信办主办的“2023反诈校园行”系列宣传活动在天津师范大学拉开帷幕。
“2023反诈校园行”系列宣传活动,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平台优势,利用短视频征集、快闪活动、公开课巡讲等多种形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宣传方式,结合高发电信诈骗手段类型和校园群体特点,组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着力筑牢校园反诈高地。
活动期间,也将同步开设“2023反诈校园行”线上新闻专题,进行反诈校园公开课巡讲活动直播、校园反诈宣传活动报道、反诈短视频大赛征集展播等相关内容。同时,将利用覆盖全市核心商圈及交通枢纽地区的户外LED大屏等多形式线下融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烘托全民反诈的活动氛围,切实提升市民的识骗防骗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会暨天津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交流会举行
2023-05-23
由市教育两委主办的“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会暨天津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交流会5月20日在天津财经大学举行。市教育两委、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市教科院、各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我市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参会。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冯骥才讲述了《天津文化地图》孕育的过程和深邃思考,结合丰富的人生经历强调了学生在求学阶段认识求学城市的重要意义以及树立文化自觉的重要作用。希望全市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桥头堡作用,将天津历史作为引导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历史、认知民族的重要渠道,希望全市大中小学生将天津丰富的文化底蕴融入自身成长经历,将天津味道融入心灵,用天津魅力触动灵魂,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具有天津城市文化特点的文化自觉。市教育两委将面向全市大中小学捐赠2500本《天津文化地图》,充分发挥书籍的引领作用,持续做好主题教育活动和读书行动。
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市教育系统“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教育活动和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做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各区各高校要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如何落实天津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真抓实干。会议强调,教育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各部门要协同发力,不断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扎实推进行动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挖掘天津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扎实推进天津“十项行动”,今年,我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我和我求学的城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主题教育,知津爱津的浓厚氛围初步形成。同时,为了进一步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天津市青少年读书行动同步蓬勃开展,旨在持续推动天津学子提升阅读意识,浓厚阅读氛围,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以书香校园助力书香天津建设。
-
·
中葡鲁班工坊成立新平台
2023-05-23
日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在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中葡工程师学院建设,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探索开展专业硕士、职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同时,葡萄牙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类专业EPIP认证试验中心成立揭牌启运。
2018年,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合作建设运营鲁班工坊以及EPIP教学研究中心,已为葡萄牙培养了近500名本科、硕士层次学生,服务近百家欧洲企业,成为欧洲鲁班工坊的建设标杆。截至目前,天津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成功设立了21个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行动。
为给境外合作伙伴带去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质的教学装备,中葡双方决定在葡萄牙设立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类专业EPIP认证试验中心,将专注于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向葡萄牙及欧洲国家提供基于EPIP的专业认证,分享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