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正文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政策解读
(市教育两委负责人答记者问)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1-06-04 12:44
政策原文: 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我市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通知

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以下简称《教师减负清单》),本报(刊、台、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教育两委负责同志。


问:请您谈谈我市出台《教师减负清单》的背景


答:一是落实中央要求。2019年1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从提高认识,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以及加强组织领导6个方面提出20项务实举措,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审批和报备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督促落实。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好组织实施工作。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要求市教育两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措施,列出具体减负清单,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抓好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市领导要求,市教育两委从2020年1月初开始,就组织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就如何落实中央和市委要求,作了具体部署,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与此同时,市教育两委着手起草天津市贯彻中央意见的文件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于2020年10月20日正式印发《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二是治理顽瘴痼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程中,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在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师待遇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要看到,由于一些历史的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随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这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顽瘴痼疾,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师增加了额外负担。对此,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市教育两委首先是调研摸底、分析梳理。在总共上报的216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基础上,经过认真比较梳理,确定为94项,最后拟定的《天津市2020年中小学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正面清单》,共有39个相关事项,是汇总梳理94项的41.5%,达到了中央和市委提出减少50%以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2021年天津市中小学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正面清单》确定了16项,比上年又减少59%,并经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研究审核,报市委审批同意后,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


三是为群众办实事。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是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巡视整改任务的重要内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本着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目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我市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通知》。从认真落实“正面清单”、切实减少填写报表事项、规范借调中小学教师工作、统筹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文件强调市级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开展涉及全市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工作和各类校园创建活动,要按照归口管理原则,认真落实“正面清单”,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年终要提交相应的工作总结报告。严禁各部门就同类事项多头重复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同类事项要合并开展,涉及多部门的应联合组团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不得层层加码、扩大范围、增加环节、延长时间,坚决避免对学校和教师随意提出要求。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问:我市《教师减负清单》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答:《教师减负清单》共有4个重点方面的15项具体减负内容。


一是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其中有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严禁各部门就同类事项多头重复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严格按要求按程序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工作、不得简单以留痕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等4项减负要求。


二是减轻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其中有严格规范部署教育扶贫工作任务、严格规范专项工作进校园事项、严格规范各类城市创优评先任务、不得随意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参与社区建设活动、不得随意安排各类教育宣传活动、不得强制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等6项减负要求。


三是减轻相关报表统计负担。其中有严格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严格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严格控制教育信息采集频次等3项减负要求。


四是减轻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负担。其中有严格限制和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严禁安排教师参与无关培训活动等2项减负要求。


我市出台的《教师减负清单》主要特点:一是直面问题,简洁明了。如,在严禁各部门就同类事项多头重复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中,增加了对各类校园创建活动的管理;在严格规范部署教育扶贫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严禁安排中小学教师承担不合理的扶贫任务。二是操作性强,便于落实。如,在严格限制和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上,明确了部门分工和职责要求。另外,在《教师减负清单》中,清晰标明的14个“严格(严禁)”和17个“不得”,都是规定性动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问:下一步如何将《教师减负清单》落到实处?


答: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各级教育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强化督导指导,确保减负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保障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下一步,市教育两委一是要加大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二是要推动各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坚持共同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三是要积极选树一批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优秀教师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大力宣传甘于奉献、勇挑重担的时代精神,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