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教委等四部门研究制定了《市教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将政策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全面推进课后服务,既是落实党中央“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既是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为民服务、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各学校将课后服务作为培育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主动承担起课后服务责任,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构建“课上+课后”相互衔接、有效拓展的教育良好生态,让学生学习更多回归校园。
二、我市课后服务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课后服务要坚持需求导向和自愿原则,以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全覆盖,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全面发展。各学校要广泛深入宣传本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积极引导有需要的学生自愿选择,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拒绝学生参加。
三、课后服务开展时间有什么要求?
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一般在周一至周五放学后进行,结束时间市内六区学校原则上不早于18:30,其他区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初中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对有需要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自学指导、学业答疑等,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30。具体安排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区作息时间和学校实际自行确定。
四、课后服务提供内容主要有哪些?
课后服务要坚持立德树人鲜明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课后服务的有效性,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积极开展各种课后育人实践活动。
五、我市课后服务内容有哪些特色安排?
我市课后服务工作将以提供优质多元服务项目为目标,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各学校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把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因材施教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分年级、分层次设置课后服务“项目菜单”,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小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作业,初中生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业辅导,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同伴互助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各区、各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形式多样的组合服务。严禁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
六、我市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有哪些举措?
我市落实减负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对作业性质的认识,把握作业育人功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深化改革、综合施治,强化保障,科学规划,做好作业统筹管理,建立健全符合中小学校实际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各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市、区两级教研部门要将作业设计指导纳入全市教研体系,指导学校和教师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七、我市课后服务开展的渠道主要有哪些?
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各学校要组建以在职教职工为主的课后服务工作队伍,并积极争取退休教师、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服务。同时,学校要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密切家校沟通,开展家长课后服务志愿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成才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组织区内优秀教师到本区内优质资源不足或有需要的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我们鼓励各区、各学校要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好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街道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践教育基(营)地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八、学校可以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吗?
我市探索引进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各学校可适当引进行为规范、信誉度高的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更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求。各区要依法科学设定准入条件,组织遴选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动态形成“白名单”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九、我市将如何提供更好的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市教委努力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组织市、区、校三级教学、教研及教育技术等专业力量,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内容,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完善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精品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资源,免费供学生选择学习。各学校要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引导学生用好线上免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组织优秀教师探索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辅导答疑。
十、怎样保障我市课后服务工作有效落实?
各区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学段差异等因素,研究制定本区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各学校要压实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主体责任,明确学校是课后服务落实落地的关键环节,按照“一校一案”制定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师资、服务项目和活动场地等,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积极作用,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研制包括服务内容、师资安排、参加对象、容纳人数、时间安排等信息的课后服务指南,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同时,要建立反馈改进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和家长委员会在课后服务中的协助、沟通、监督等作用,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家校合力。鼓励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课后服务的组织管理。
十一、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是什么?
市内六区学校课后服务费原则上按照每生每月不高于180元标准收取,初中学校开设晚自习班原则上按照每生每月不高于100元标准收取;其他区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应参照学生资助政策予以减免。收取的课后服务费用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和相关人员的补助。
十二、如何加强课后服务安全保障?
各区、各学校要把加强安全管理和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放在课后服务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防疫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职责界定、责任落实、事故处置及纠纷处理机制。学校要加强师生安全卫生教育、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加强门卫、消防、建筑、设备、医务室、饮用水、交通等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制定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放学护送等制度;对参与人员的品德、健康严格把关,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相关保险公司,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方责任险,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自愿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维护好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