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天津市属高校中首个文物类型的博物馆。该馆的建成开放,填补了市属高校文物类博物馆的空白,为天津高校文化育人与公众文化科普增添了重要阵地。
博物馆建筑面积 500 平方米,前身为1959年学校历史系设立的文物室。博物馆器型齐全,涵盖从新石器时期到近代。馆内拥有多件重要藏品,如器型完整美观的商代青铜提梁卣、清代乾隆时期青花六方瓶、造型别致的汉代玉翁仲;书画方面有大众熟知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康有为、梁启超的真迹,还有一幅林则徐的墨宝。
作为天津市属高校首个文物博物馆,该馆在文物、布局、陈列及阐释方式等方面均展现出鲜明特色。馆内藏品侧重于满足教学需求的全面性,为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布局上,博物馆设立“古物记——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通识展”这一常设展览,同时,设置临时展览区域,创新推出“一平米博物馆”项目,学生可独立完成从大纲撰写、作图到展示讲解的全流程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实践平台。
立足高校育人定位,天津师范大学博物馆将在专业教学、学科交叉融合及辐射天津市中小学育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辐射中小学育人领域,博物馆将发挥师范院校优势,联合学校中小学教育中心开展系列工作。未来,博物馆将持续完善运营机制,真正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为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