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泰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暨中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研讨会在泰国大城府举行。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泰职教合作树立了新标杆,也为鲁班工坊品牌注入了新活力。
在共同体成立仪式上,一系列实质性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体现了共同体“产教融合、校企贯通、教随产出”的工作原则。“智车学堂”扬帆出海:中泰校企六方共同签署“智车学堂”国际化汽车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依托全球首家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推广中国产教融合成功经验,联合开发契合东盟市场需求的课程、标准及资源,培养新能源汽车检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签署电气自动化技术国际专业合作建设备忘录,采用“0.5+2+0.5”的中泰联合培养模式,泰国学生需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两年的专业学习、实训等教学活动并取得规定的课程学分。学生毕业时将同时获得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大城技术学院两所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智车学堂”旨在服务中资车企全球化战略,搭建产教融合平台。2024年9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与中汽研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项目发起方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此次中方代表向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授予“学习中心”“考试中心”,向那空沙旺皇家大学、红统技术学院分别授予“学习中心”,标志着“智车学堂”品牌项目正式落地泰国,开启了中泰联合培养汽车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阶段。首批通过“智车学堂”培训考核的125名泰国学员正式获得“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评价合格证书”,该证书旨在全面衡量并认证持证人员在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领域的专业能力,为行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此次认证标志着共同体成功打通“中泰联合培训-国际标准考核-跨境资格互认”人才通道,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输送首批标准化技术力量。
本次共同体成立仪式暨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中泰建交50周年的献礼之作,更标志着两国在汽车智能制造领域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维融合的跨国协作新范式。通过鲁班工坊经验深化、“智车学堂”品牌落地、125名学员双认证成果发布及CATARC跨国标准共建等务实行动,共同体正将“产教融合”理念转化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为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注入可持续人才动能,书写“一带一路”职教合作的时代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