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市教科院“教育家型津门名师名校长培育引领工程”首期学员暑期研修日前举行。这既是一次跨越2000公里的“精神淬火”,更是培养链条上的关键一环——用脚步丈量教育家精神,用现场完成价值内化,用归来的创造辐射引领。这场培训不仅是地理坐标的位移,更是津门教育者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度追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天津市“教育家型津门名师名校长培育引领工程”作为市级重点人才项目,创新构建三大培养范式:一是实施双导师精准培养,遴选全国理论与实践专家,为学员定制“一人一策”成长方案;二是GROW成长模型及“1-6-3-N智远”课程体系,打造四阶成长路径,搭建教育家精神六大维度的课程体系;三是搭建"四平台"展示体系,通过定制研修、数字赋能等途径推动成果转化。项目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面提升学员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辐射影响力,为天津基础教育改革培养领军人才。
“重走教育家之路”紧扣“精神传承、改革破局、辐射引领”的思路,以一条精心设计的路线,串联起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璀璨的星辰,引导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教育信仰。 在重庆行知学校的“bian电站”里,学员们变身“学生”,亲身体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在西南联大旧址,硝烟土墙间重温“刚毅坚卓”之训;在丽江华坪女高红色教育围合式场景,在震撼中破译“燃灯精神”的精神密码——教育家的崇高,在于能否将红色信仰熔铸为点亮心灵的火种,指引生命向真向善向上生长。
项目组以“三座灯塔”(张伯苓信念灯塔、陶行知智慧灯塔、张桂梅生命灯塔)为精神指引,创新设计“重走教育家之路”实践作业:其一,选定某位教育家作为精神导师,通过"溯源—省察—梳理—笃行"四步法,制定个性化“成长路线图”,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专业发展路径;其二,从参访基地中,选取可复制的“具体实践模式”,结合天津教育特点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可推广的操作手册,推动教育家精神从理念转化为可推广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