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二家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首期师资培训在天津职业大学落下帷幕。这场为期4周的培训,不仅深化了中哈职业教育合作,更展现了上合组织框架下教育交流的蓬勃活力。
本次培训自启动以来,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140课时的培训中,学员们学习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工业互联网安全4门核心课程,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协作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3个实训模块,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
“我们针对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发展需求,特别设计了这次培训课程,比如无人机技术模块就结合了当地农业应用场景,学员们不仅学习飞行控制,还要完成农田测绘等实操任务。”培训授课教师表示,首批用于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的教学设备已运抵哈萨克斯坦,即将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深入学习了前沿技术,更全方位感受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从黄崖关长城的雄伟壮观,到生活中移动支付的便捷高效,都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教师们赞叹不已。
作为中哈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项目自启动以来就受到两国的高度重视。2023年,由天津职业大学承建的首个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试运营,重点培养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人才,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高度评价。在去年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中哈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确定由天津职业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共建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