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津闭幕。作为中国教育装备领域的“风向标”,本届展会汇聚了数百家头部企业,集中呈现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从智慧课堂到AI赋能的教学工具,从全栈式解决方案到跨学科实践平台,展会上涌现的科技新成果,不仅折射出教育信息化的迭代方向,更勾勒出未来教育生态的全新轮廓。
本届展会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参展企业围绕教学全场景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产品。无论是底层操作系统、智能硬件,还是AI驱动的教学工具,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课堂形态。
展会期间,以麒麟软件为代表的国产软硬件厂商,联合生态伙伴创新打造了“智能云教室”“AI机房”等解决方案,通过原生适配与开放生态,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安全可信的技术底座。优必选发布的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科研领域的普及,培育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的原创突破。这些技术集群的协同创新,标志着教育装备正从单一功能向“全场景、全流程、全要素”的生态化服务转型。
展会上,企业的创新不仅聚焦于教学环节,更延伸至校园管理、资源共享与师生能力培养。联想开天的“1+1+N”云教室架构已落地全国2600余间教室,实现教学与办公模式的无缝切换;科大讯飞则展示了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助力因材施教。
天津市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省级试点,现场分享了区域数字化教学的实践经验。其“平台+场景+数据”的融合模式,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本,也印证了技术普惠教育的可能性。
展会核心议题始终围绕学生成长。企业不再局限于硬件性能比拼,而是更关注如何通过技术降低教学负担、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素养。“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深水区’,下一阶段需突破技术堆砌,回归教育本质——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教学、通过场景创新释放师生潜能,最终实现‘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市教委副主任郝奎刚说。
此外,本届展会还同期举办了“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五届教育装备学术大会”“京津冀三地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教育与新教学交流研讨会”“2025名师名校长经验交流活动”等30余场专题会议、交流活动等。“通过展会的举办,天津将加速构建‘示范引领—全域辐射—生态共建’的智慧教育发展格局,为全国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范式,以教育新基建赋能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天津担当,贡献先行示范区的实践智慧。”郝奎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