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抓住“供需合作”这个关键词,与京冀两地紧牵教育协同之手,助力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并为三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赋能,用自己的“走出去”实现“一起赢”。
一、从师资到人才“送教上门”为区域教育“输血赋能”
天津职业大学在深度参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思路是“邻居”的需求在哪儿,就把资源优势输出到哪儿。
2024年12月,学校再次派出师资培训队伍奔赴河北省威县职教中心,开展第八期班主任队伍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这是天津职业大学自开办威县分校以来,为助力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又一次“技能输出”。
学校为河北省青县制定了《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形成高质量研究性论文《县域中职热何以可能——基于青县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案例研究》,为县域中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学校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作用,为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河北经济管理学校等单位开展师资培训,累计培训177人。
二、瞄准“银发产业”为民生福祉“添砖加瓦”
养老服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天津职业大学在这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底,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天津职业大学作为首批授牌单位,正式成为三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揭牌仪式上,学校代表分享了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的先进经验,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学校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富德生命养老服务(香河)有限公司、泰康之家燕园(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提供了技能培训,为三地养老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除此之外,天津职业大学还以技术服务北京和河北省中小微企业,2024年第四季度与京冀中小微企业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10项,合同金额超过千万元。
三、深耕新区“雄安实践”以联盟之力“筑梦未来”
在津雄职教发展联盟、京津冀“双高计划”建设联盟的推动下,天津职业大学与相关机构合作,逐步形成了校地之间、校企之间、产教之间的互生共长良好生态,在雄安新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留下了坚实足迹。
2024年,学校联合津雄职教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举办雄安新区专场招聘会,河北奥莱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新区兴达技工学校等多家企业和津雄联盟成员单位的4000余名学生参加。
学校组队赴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雄安科创中心(一期)和雄县职教中心开展走访调研、交流座谈。结合调研诉求,研制联盟“五个一”年度工作计划并逐项推动落实;立足新区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整合培训资源,开发面向不同群体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提供菜单式技能培训服务。
在雄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挂牌建设“天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基地”后,学校联合雄安人力公司、政阳人力公司举办“客服前台岗精准就业推荐培训班”,采取“理论+实践”的形式,培训新区待就业大学生,提升了新区客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新区服务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又一个十年。天津职业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秉持‘供需合作’的理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天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