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传递直抵人心的温暖,凝聚奋进不息的力量。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和重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会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剑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教育强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人力资本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更多地“投资于人”、投资于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王中良说,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非常难忘。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爱和嘱托转化为强大的工作责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模式、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变知识技能型为能力创新型,创新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科研主攻方向,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输送高水平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小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等,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学校要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探索阅读启智育人新模式,正在从嵌入式深度阅读推广和读书沙龙转化为全校性选修课两方面进行探索,把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把经典阅读、读书沙龙和综合素养选修课结合,通过跟踪发现,学生阅读效果大大提升。将把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革生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践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焦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和完善“中医药+”和“+中医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务实奋进、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在教育强国、教育强市的新征程中贡献“天中之为”,奋力书写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天津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立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体育院校,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紧紧围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锚定一流学科建设,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充分发挥体育院校高端体育人才孵化基地、输送基站作用,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做出“天体”贡献。
天津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宏伟说,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处在文艺人才培养第一线的天津音乐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探索构建艺科融合理念下“新艺科”学科建设新体系和培养综合创新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新路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传播、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厚植人才根基,不断将优秀艺术人才输送到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火热实践中去、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征程上来,切实以教育之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天津职业大学教授贾海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领前行之路,启迪奋斗之心。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将紧跟中央决策部署,锚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任务,聚焦产业亟待破除的堵点、痛点和新增需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把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实现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更精准对接,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努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