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天津教育 > 正文
我市中小学校多举措保障课间活动促进体育锻炼
来源: 天津教育报刊社 发布时间: 2025-03-07 10:52

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所有公办、民办中小学进一步优化体育课、课间等时间安排,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小学15分钟、中学10分钟课间休息时间。这一要求的落地,让我市各中小学校大小课间活动都发生了新变化,校园体育活动焕发出新活力,大小课间成为学生释放活力、强健体魄的重要舞台。

一、大课间“燃爆”操场,学生身心“活”力全开

新学期,精彩的大课间活动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园里,我市各中小学校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和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让大课间成为充满活力的运动会。

大课间活动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静海实验学校的一大品牌。本学期,学校秉承“锤炼生命的弹性”“锻造生命的张力”的理念,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变换形式,加大竞赛机制的植入,还新增五大类体操类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场面生动起来、火爆起来,凸显“真、实、趣、活”的大课间活动。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竞争性是体育活动的生命和灵魂,有了适度的竞争,体育活动才更有魅力,学生的运动潜能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天津市第二中学初中部的操场上,学生做完两套广播体操后,开始了校操——绳操的锻炼。学生手持短绳进行跳跃、挥舞等,增加了运动强度,提升了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学校精心设计的绕标志桶环形跑活动,将大课间活动推向高潮。在动感的音乐伴奏下,体育教师边指挥动作边用充满活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并不时调整学生的运动强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校体育教师介绍:“学校场地有限,开展绕标志桶环形跑活动,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让运动充满趣味。音乐的加入也让整个活动更具活力,让原本学生有些畏难的跑操活动变成了一场欢乐的运动嘉年华。”

三、小课间趣味无穷,碎片时间高效利用

如果说大课间是一场运动嘉年华,小课间则是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的“活力加油站”。在全市中小学的校园里,小课间不再是简单的休息时间,而是被充实了更多运动的内容。

西青区实验小学小课间,学生纷纷走出教室,到操场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热闹的场面堪比运动会。学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体育活动,充分利用1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让学生在课间自由组合,进行跳皮筋、踢毽子等传统游戏,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友谊。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安排学生分年级、分时间段下楼进行体育活动。班主任依据学生的体能、性格等进行科学分组,精心挑选小组长组织锻炼。每次安排下楼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为班级总人数的一半,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充足的活动时间。”

河北区靖江路小学利用15分钟小课间推进天津特色传统游戏项目进校园,个人项目踢毽、跳绳、顶罐、砸方宝,集体项目板鞋竞速、滚铁环、拔河、老鹰捉小鸡都被引入校园。“这些传统游戏不仅有趣,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健康玩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为让大小课间活动落实得更扎实、有效,将校园里有限的地面空间重新规划,设置了不同的体育游戏体验打卡区,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区域。在“垃圾分类跳房子”游戏区,一块25平方米的棋盘上,画着各种关卡,学生分成小组,依次扮演“棋子”,在棋盘上跳跃前进。学生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趣味十足,在课间找到了运动游戏的快乐。

丰富多样的小课间活动,充分体现了“小时间、大能量”的理念。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小课间成为学生舒展筋骨、调整身心的重要时刻。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体育活动的模式,不仅让校园充满活力,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特色课间多元创新,校园体育各展风采

为充分利用好每天不低于2小时的运动时间,让运动真正发挥作用,我市中小学校园里的课间运动不再是“一刀切”模式,而是根据各自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呈现出多元创新的态势。

新学期,天津市卓越中学教学楼每层楼道增设了两个单杠器械,课间吸引不少学生在这里锻炼、比赛。学校在操场设置了固定球车,大小课间学生可随时取用篮球、排球、足球等,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见缝插针”布置的运动设施,让体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操场,而是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

西青区精武中学的小课间操别具特色。学校根据季节设置不同课间活动模式,如“武术操”和“体质健康素质操”,既强身健体,又传承民族精神。同时,学校还创编了“小课间操”,确保学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都能进行体育锻炼。

无论是大课间的集体活动,还是小课间的碎片化运动,各学校都根据场地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进行了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的理念。多元创新的模式,不仅让课间运动更具吸引力,也让学生在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让课间活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