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我市中小学开学。我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护航学生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一、加强安全管理推进“闪送快接”
和平区万全小学开学前夕进一步完善物防、技防、人防“三防”建设,邀请辖区治安民警、交通队“一校一警”、学校法治副校长等,共同开展细致的排查、严谨的培训和周密的准备。此外,学校研发《万全大讲堂——安全开学季》系列课程,内容涉及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八大主题,通过开学前后为期一周的线上线下参与模式,引导全校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
蓟州区教育局为保障校园安全,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专题培训。邀请蓟州区法院法官结合历年涉校审判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学校、幼儿园在校园安全方面的责任,指导学校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紧急处理和事后协调处置等工作;邀请公安蓟州分局特警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校园欺凌开展专项培训。蓟州区教育局就校园安全应知应会常识为中小学校长、园长开展培训,指导各学校、幼儿园完善校园安全硬件设施等。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学期我市将持续推动中小学、幼儿园“闪送快接”“随到随进”各项工作,细化实施方案,做到“一校一策”,明确专人负责,专班化、清单式推动工作落实。探索推动定制助学公交工作,支持各区结合本地工作实际,会同属地交警支队、公交集团等相关部门,加强工作调研,综合考虑学生上下学时间、居住区域等因素,推广定制公交、短途接驳,健全校车管理机制。
二、备战“第一餐”做好健康监测
天津市实验小学为做好“中央厨房+学校食堂(热加工点)+教室自助用餐”新型校园供餐模式,开学前夕,学校领导班子带领食堂员工提前一周到岗,全情全力备战开学“第一餐”。学校落实市教委要求,以“人”为先导,对员工健康证明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组织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等方面专题教育培训。为确保开餐各项准备工作见底见效,校领导进入后厨逐项开展监督检查。学校以精心的安排、科学的标准、严格的检查、细致的督促,确保食品安全,让学生和家长放心。
市教委日前指导各区教育局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协同开展新冠、猴痘、流感等疫情风险研判和监测预警,密切信息互通,共享新冠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信息,落实重大传染病监测信息共享和会商工作机制。加强师生返校后健康监测,中小学、幼儿园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引导师生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向学校报告,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三、做好过渡衔接自信迎接新学期
市教育两委近日印发《关于新学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示》,编写《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指南》《学生抗逆力训练指南》《开学季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亲子活动30例》等,要求各区各学校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学习、身心健康等状况,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需求,精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蓟州区各学校开学前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及家长缓解“开学焦虑”,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家长指南185篇。全区200所中小学、7000多名干部教师完成了对近7万名中小学生的入户家访工作,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入户家访全覆盖。21个党群服务中心在开学前夕联合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组织家长培训和亲子活动,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
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为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精心准备了主题为“背上新装备,积蓄‘心’能量,奔赴‘欣’赛场”的开学典礼。本次开学典礼特别设计了以体育为桥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列活动。学校操场上布设各种充满趣味的心理游戏装置,像手脚并用、欢乐棋盘等,同时准备滚铁环、投壶等器材,希望学生们能在这些活动中释放压力,以更加阳光、自信的姿态迎接新学期。
第三中学为迎接新学期,通过“学业—心理—习惯”三维衔接体系,助力学生实现从“假期模式”到“校园节奏”的平稳过渡。教师立足新课程、新教材展开研讨会,并制定详细且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校召开基于学情的多方调研会,精准定位新学期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高起步做好充足准备。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在经历了寒假后,从轻松的假期生活重新步入有序的学校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为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各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开学初期,教学进度应适当放缓,不宜急于推进课程内容。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难度和容量,确保学生能够逐步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对学习困难学生,应给予特别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同时,作业总量也应合理控制。开学第一个月内不作考试安排,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