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切,持续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完善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育人质量。2024年,我市推进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2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9万个、普通高中学位9600个,超额完成2024年民心工程学位建设任务,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全市教育系统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优行动、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工程,通过完善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等均衡发展机制,有效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使众多学校从普通变得优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一、名校资源“引进来”,优质资源“手拉手”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优质资源辐射引领1.0和2.0工程,市教委与红桥、河北、河东等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耀华中学红桥学校、天津市第一中学河北学校、实验中学河东学校等一批新优质学校;与环城四区和远郊区签署共建协议,采取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实施强校工程、建设品牌高中等方式,打破区域壁垒、校际壁垒,全面提升涉农区的教育质量。
作为天津市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工程首个落地项目,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于2023年建成并实现高质量招生。两年间,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吸纳了耀华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2024年初,红桥区教育局与河西区教育局签订了进一步加强项目合作协议,红桥区13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与河西区学校牵手结对共建,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满足红桥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
津南区与天津市第一中学等开展全维度合作办学,与市优质教育资源全链条探索办学理念共融、管理经验共享、课程体系共研、师生交流互通的“津南方案”。2024年,西青区与市教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天津市第一中学、新华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4所市教委直属校深入对接合作办学事宜,推进西青区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宁河区引进天津英华实验学校,弥补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空白,举办辐射全区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力。2024年6月,宁河区与市教委签订《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宁河模式”。
二、合作办学“牵红线”,区域教育“阔步走”
目前,市教委直属学校与滨海新区等区域合作办学45所,成立中小学教育集团101个,中心城区之间及中心城区与其他各区结成16个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5个远城区结成123个城乡学校帮扶共同体,搭建起普通学校和名校之间的桥梁,帮助更多学校实现从普通到优秀的转变。
2022年,西青区新建第二实验小学和实验小学组成教育集团,实施“名校+新建校”模式,后发展为贯穿幼儿园至高中学段的4个教育集团。2024年12月,西青区成立第二批5个教育集团,进一步盘活区内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效果“最大化”。
宁河区积极探索“名牌校+新建校+农村校”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两所历史悠久的名校——芦台第一中学和芦台第一小学,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实力,引领着区域教育的创新发展。宁河区坚持“美美与共”集团办学目标,实质推进芦台一小教育集团内部联动发展;芦台第一中学以“一校两翼”发展格局,促进与芦台第一中学桥北学校互利共赢。
红桥区2019年制定出台《中小学实施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工作方案(试行)》,2023年4月建立民族中学—民族中学附属小学九年一贯制升学模式,形成集团“理念统一、各具特色”育人模式。2024年,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与天津市第三中学(东校区)实现九年一贯制直升,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津南区“选点式”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区内优质学校资源辐射和管理带动作用,以天津市实验小学津南学校、咸水沽第四中学、津南区实验小学、海教园南开学校为试点,先行开展“多法人制”或“单一法人制”集团化办学实践,探索集团学校发展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充满活力、高效节能、开放包容的教育发展格局。
三、综合改革“强内功”,人才培养“细雕琢”
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我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举措,遴选建设义务教育学科课程基地、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形成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生态。
河西区自2021年入围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以来,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赋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聚焦教育重点领域,整体布局河西区“一三七”智慧教育特色发展模式。2024年8月,河西区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分享经验。同时,河西区切实推动“双减”落地见效,深化“作业清零+兴趣培育+智慧管理”的课后服务特色,创新性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147”普通高中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框架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机制,为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河西方案”。
宝坻区推进教育改革,实施“五育并举”,建立思政课一体化指导中心,打造特色思政育人体系,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数字化水平,开发宝坻特色体育校本课程,推进“一校一品”建设,校园京东大鼓等项目入选“你好天津·宝坻国潮文化嘉年华”,入选美育项目,将剪纸等特色“非遗”手工艺纳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