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全力打造绿色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学院获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单位等,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一、集群建设与“三教”改革,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以绿色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为引擎,全力推动产教融合迈上新台阶。学院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部率先发展等国家战略,服务天津市“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精心打造了涵盖24个专业的绿色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其中,钢铁智能冶金专业群独具特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和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群是重点发展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和智慧财商专业群则为整个集群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专业集群建设引领下,学院发挥专业群“结构、资源、机制”三要素功能,深入开展“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优化了集群内2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个国际化专业标准、17个“1+X”证书标准,通过核心引领、群间协同、群内融合的机制创新,有效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能力。
二、资源重组与跨界融合,激发校企合作新活力
学院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共享经济”校企合作平台,将专业群的每个专业和产业集群中的每个企业视为“资源颗粒”,通过平台整合与互通,实现资源的重组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企业依据商业模式进行顶层设计,细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及其资源;高职院校则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践资源、技术资源等进行细化和分类,为特色专业群服务。双方在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的整合共用中,实现了资源互补、发展共赢,拓宽了学院和企业的资源范畴和能力边界。
学院精心打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标准等教学资源,而企业则提供了定制化的培训方案、关键技术等培训资源。双方资源的整合共用,不仅拓展了学院和企业的资源范畴,还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三层治理”与“八链对应”,夯实产教融合新机制
学院设有专业群建设与管理体制实行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集群建设推动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推动委员会,形成了三层领导和负责制的治理模式,为产教合作机制的融合赋能。三个层级纵向贯通、横向互补,确保了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
学院与企业共同构建了专业动态预警机制,依据天津市“1+3+4”重点产业链提前布局专业,通过“国—省—市—校”四级专业监测与预警机制,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紧密衔接,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这也是学院通过“八链对应”促进双主体育人模式融合与创新的其中一环。
“八链对应”还包括教学模式链与培训模式链相互融合,提升教学模式改革的时效性;课程体系链与岗位胜任能力链精准对接,确保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课程链与技术链相对应,使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同步更新;实践条件与生产环境高度一致,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双师队伍与技术工匠相互促进,实现知识、技能、经验的共同成长;科研双创链与研发创新链紧密相连,推动校企创新融合;国际合作链与国际拓展链相互呼应,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