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天津教育 > 正文
我市高校为本科新生开设人工智能(AI)通识课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1-06 11:05

本学期,我市高校为本科新生开设了一门全新课程——人工智能(AI)通识课,包含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打造的“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与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等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分别为32学时或16学时,面向全市各高校开放,十多万2024级本科生“同上一堂课”。3门课程各有侧重,学生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还能接触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医疗、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技术发展趋势,让新课程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市教委鼓励各高校面向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凝练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案例。

“人工智能现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天津作为全国首批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广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城市之一,将这一课程纳入本科生必修课程体系,标志着天津高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助于实现‘人工智能+X’的创新人才培养。”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人工智能通识课通过系统部署,以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方式,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面向全市30所本科高校普及性推广,并纳入非人工智能专业的2024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从而确保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

“随着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会继续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实践、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专项督查,根据各校课程建设情况,评选出一批示范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还将逐步在我市高职院校全面推开,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