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天津教育 > 正文
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赋能产教融合新动力
天津职业大学发挥职教优势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来源: 天津教育报刊社 发布时间: 2024-11-22 12:55

作为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专题展牵头单位,天津职业大学与国内49所院校和机构、19家头部企业等参展单位对接,协调展示内容、设计展示形式,以求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将我国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亮点与贡献充分展示出来。

多年来,天津职业大学深刻把握新时代育人方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聚焦天津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全方位对接,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营造校企合作新生态,培育创新创业新策源,形成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作用,有力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党建+”共育新体系,推动党建引领与协同育人高位联动天津职业大学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具有学院特点、专业特色的党建品牌。眼视光工程学院党委以“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为主线,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0个、学生校外岗位认知基地38个、跟岗实习基地50个,让“党建+专业”有了重要载体。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包装教研室党支部着力打造“小支部、大作为”学习型党支部特色品牌,构建以“优秀党员+双高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支委会团队,推行“菜单式”党支部主题党日,为学生开设“毕昇大讲堂”讲座,成立学院劳动工坊——造纸体验工坊,形成全体党员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中走在前、作表率的生动局面。

二、探索产教对接新机制,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

学校推行“学校学习+岗位学习+岗位实习”的“1.5+1.0+0.5”三段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车间里实践操作,在岗位上积累经验,实现了“学生、学徒、准员工”的顺利衔接与转换。

学校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积极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战略安排,升级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校内企业培训中心、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四模式”,牵头成立7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或参与建设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实体化校企合作平台,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拓宽合作渠道,激发合作动力,为产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工匠。

天津职业大学威县分校跨省市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而在津雄职教发展联盟、京津冀“双高计划”建设联盟的推动下,校地之间、校企之间、产教之间的互生共长良好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三、聚焦职教出海新赛道,推动“走进天职”国际化品牌高水平建设

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建有南非鲁班工坊和两个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开发8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和48门课程标准,促进中国职教标准进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校还成立了加拿大“3D打印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泰国汽车维修技术培训中心、新加坡汽车维修技术培训中心等海外办学机构,形成“三工坊三中心”国际化办学布局。

依托鲁班工坊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开展包括学历生培养、联合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培训,举办“津彩行”德国大学生来华夏令营和中新院校友好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打造“走进天职”系列品牌,吸引更多境外青年交流学习,培养“知华友华”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