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天津美术学院非遗研培教学成果汇报暨京津冀非遗名家邀请展开幕式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旨在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同时丰富参与院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天津美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承办院校,自2016年以来,依托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已成功举办14期培训班,来自于泥塑、木版年画、剪纸各非遗项目的学员近400人次进行培训学习。天津美术学院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平台优势,邀请各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与校内专家授课,联系实践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教学体系,让学员们在精进技艺的同时,更深刻领会非遗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收获了丰硕的培训成果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天津美术学院14期培训班的教学成果,并邀请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的非遗名家参展。作品涵盖泥塑、剪纸、年画等传统民间美术样式,以及传承与创新应用开发的新作品与产品,多维度呈现该校数年来探索研培路径的教学成果,呈现各非遗项目的名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