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天津市“1+3+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8大服务业体系构建,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服务天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高位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一、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大师室+实训室+生产线”全程化培养路径,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历“师傅”在“‘大师室’面对面带徒弟、在‘实训室’一对一带徒弟、在‘生产线’上手把手带徒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一体化培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强化钟表行业特有的“高精细、高精密、高精准”“三高”职业素养。
早在2015年,学院就联合海鸥表业集团实施被教育部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鸥现代学徒制”,并成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牵头成立全国轻工行业钟表与精密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从原有校企“接力式”培养模式变为校企“全程式、全面化、交融性”运行的现代学徒制,为我国构建“专业点+企业群”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集团化办学范式。目前,学院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标准更加契合企业需求。
二、深耕校企协同共同体科技赋能天津“老字号”振兴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企业需求,通过与政府联合、行业协作、企业合作建立科创平台,实现科研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紧密精准对接。
深化“六双六定”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与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头部企业和知名院校深度合作,牵头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启动9个以江恒工匠高技能人才定制班为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试点项目。同时,聚焦空间智能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构建“技能方向互通、实训设备互用、教学内容互商”动态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形成以新型产业学院为主体的育人新格局。
三、创新“进浸联动”思政教学模式培育心怀祖国的大国工匠
日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名师工作室教师团队以“你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思政课从传统的教室搬到了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
教师以“大梦想”和“小日子”、“腰包鼓”和“精神足”、“俏江山”和“聚宝盆”几个形象的比喻,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以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脉动。
学院围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开发了40个现场专题教学项目,让学生在“情景”“情境”中上思政课。在思政课中主动参与实操、亲自诠释,提升了学生的价值和情感认同。“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技艺,更要心怀祖国,有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以沉浸式、浸入式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将其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