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天津教育 > 正文
南开大学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4-09-26 12:4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诞生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的洗礼和淬炼,始终坚定地将爱国主义作为其教育要义与底色,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出爱国主义教育崭新篇章。

以南开之魂研信仰之“墨”

近年来,南开大学话剧创排坚持以学校爱国主义传统为主题主线,通过引入专业指导保证话剧具备高质量、高境界。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同年,南开大学推出爱国主义原创精品话剧培育推广计划。此后,学校常态化开展话剧展演,举办“新剧南开”新生戏剧节,推出《周恩来回南开》《杨石先》等10余部以南开先贤、英烈人物的爱国事迹为主题的精品话剧,构建了“学校—学院—班级”多层次、立体化的南开话剧传承体系。

近年来,学校利用七一、国庆、校庆、入学、毕业等重要纪念日和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礼赞中国心、铸牢南开魂”为主轴,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3000多场。每年7月28日南开“校殇日”,校钟轰鸣,声震四方,警示青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每年举办“一二•九”爱国运动主题校园跑活动,师生奔跑传递火炬,点燃读书报国的青春激情。“南开体魄,读书报国!南开体魄,强国有我!”赓续百年体育传统和张伯苓老校长“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体育思想,南开大学启动“特色马拉松”校园品牌活动,激励更多师生以强健之体魄,施展爱国强国志愿。南开大学合唱团凭借一曲《精忠报国》斩获国际合唱比赛总冠军,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爱国基因”正在一代又一代南开人的血脉中赓续传承。

以爱国之心握时代之“笔”

近年来,南开大学持续开展红色专项社会实践。从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到大别山,从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南开学子接力实践,见证了中央苏区红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打造了“青莲紫爱上苏区红”实践品牌,并成功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加过这一实践的学生,有的正在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有的在基层岗位发光发热,有的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展现了红色实践的育人成效。

南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知中国,服务中国”。1928年制定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确定了“土货化”办学宗旨: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

新时期,南开大学秉持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实践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引导师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每年暑假,一批批南开师生从校园奔赴祖国各地,星火燎原,实干兴邦。

近几年,南开大学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科研、人才优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5年来,1.5万支队伍5万余人次参加“小我融入大我”等主题社会实践,“师生同行、矢志报国”实践育人工程荣膺全国高校首批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实践课程获评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课程。自2023年7月起,学校在全国各地建立“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90余个,遍布25个省份,形成了“现代兰考”治理经验、“兴边富民”实践经验等一批调研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南开方案”。

以报国之行答实干之“卷”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南开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参军入伍,越是在重要岗位、重点方向、复杂环境、艰苦地区,越是彰显出南开人“越难越开”的坚毅品格。

南开大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指明的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5年来,217名南开学子携笔从戎,3500余名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工作,到国家重点行业及领域就业学生比例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53.4%。

南开大学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南开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新征途上,南开大学正在以爱国奋斗、建功立业、勇做标杆的新担当新作为,奋力答好“教育强国 南开何为”的时代命题,积极展现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南开作为”,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