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滨海新区产业优势,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培育创新人才方面作出一系列尝试。
学校立足轻工发酵、工业生物技术等优势特色,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与未来,与多家企业共建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该项目采用“2年校内理论学习+1年校企合作育人+1年企业实践学习”的培养模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40余门、编写校企合作教材3部,建成60余个产学研基地。每学年企业参与授课的人员达到50人左右,学时数达到600学时以上,探索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新路。
为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对标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学校打造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实习实训中心(科大基地)。该中心以培养、提升、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为建设目标,服务省部级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国家级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中教师与学院的实验实践教学,是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高校基地+共建企业基地”分布式、多中心实习实训中心中的高校基地。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是天津市级现代产业学院,荣获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2022年现代产业学院全国最佳案例”。2023年,支撑“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产教联合体。
学校在发力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在国家重大需求中担当作为。学校通过“揭榜挂帅”,建立智库,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产科教融合基地等模式,强化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完成新型核酸精准修饰技术研发、新型检测ABO血型方法研究、兽用灭活类疫苗佐剂研发、生物医药关键原材料与装备开发等科研项目,服务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学校积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科技攻关,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助力滨城科创区建设。重点支持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校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选育并保存各类氨基酸及核苷生产菌100余种,10余种生产菌在国内均处领先地位并已在多家公司成功推广,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国氨基酸、核苷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为我国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核苷作出突出贡献。承担和完成主要科研项目200余项;已申请或授权专利300余项。目前,与企业合作实现氨基酸中试生产或产业化项目达100余项,工艺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