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2023年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工作部署,我市于11月29日—30日,组织和平区、河西区和滨海新区3个样本区参加2023年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现场测试,顺利完成首次试点监测实施工作。
开展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是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迫切要求,是对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重要举措。为探索建立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制度,2023年,教育部选取天津、上海、湖南、广西、重庆5个省区市开展首次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本次试点监测内容包括:学生科学学习质量、艺术学习质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学校管理和区域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情况。监测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相关年级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本学校校长和区教育管理人员。现场测试期间,我市3个样本区有27所普通高中样本学校的2200余名学生参加了学科质量测试,有560余名教师(班主任、校长)参加了网络问卷调查。
为保障天津市2023年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统筹部署,市教科院协调联络各样本区、样本校统一组织实施,按照《天津市2023年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实施方案》具体要求,高质量完成学校师生信息填报审核、现场测试流程培训、测前准备视导巡查、现场测试进度管理、应急处置等系列工作。
我市将以参加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试点监测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监测结果运用,客观分析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影响高中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同时,积极总结试点监测实施工作经验,为探索建立国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