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基层教育 > 正文
西青区探索劳动教育知行合一融合发展新途径
来源: 天津教育报刊社 发布时间: 2024-04-28 10:58

近日,西青区教育局启动2024年西青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周活动。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各学校可以选取一周时间,集中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贯穿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多年来,西青区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基础,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式,积极构建“1+1+N”西青劳动教育新生态,实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家庭劳动教育常态化、社会劳动教育多元化,让“五育”在新时代有机融合,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知行合一新途径。

构建劳动课程体系,筑牢育人根基

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是西青区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保障。同时,该区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社团中创新劳动教育,在课后服务中充实劳动教育。各校丰富的特色劳动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

家庭劳动教育也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区教育局先后制定了《西青区中小学家庭劳动指南》和《西青区中小学家庭劳动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靶向性”地为家长搭建劳动教育支架,促其高质量开展家庭劳动教育。

多彩劳动特色活动,激发劳动热情

4月上旬,“以劳润心,快乐成长”2024年西青区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暨劳动示范校授牌仪式举行,全区55所学校的109支参赛队近5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西青区将劳动教育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先后开展了 “金秋丰收季劳动正当时”丰收节劳动实践活动、“津沽文化日”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实践点燃缤纷暑期”西青区中小学假期劳动实践活动、西青区中小学“红色少年”宣讲团劳动教育职业体验等活动。

各中小学校也精心组织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劳动热情,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打造劳动实践“N场景”,培育劳动技能

“南泥湾”农业研学基地是西青区教育局共建的第一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截至目前,西青区已认定50个区级劳动教育共建实践基地。结合区域特点,打造“N场景”劳动教育基地,在第六埠“南泥湾”、水高庄园和王稳庄万亩稻田开展涉农劳动教育,在中北镇依托“圣纳科技”开展工业劳动教育,张窝镇依托“社会山酒店”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在大寺镇依托“名车苑”开展科技劳动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西青特色的“+农业”“+工业”“+科技”“+生态”“+文化”“+制造业”的劳动育人模式。“N场景”劳动教育基地营造了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推动以劳促学、以劳养德、以劳健体,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区59所学校都建立了不少于一个校内劳动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