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武清区立足教育长远发展,积极搭建各领域交流展示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走出去”精准对接,探索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区教育局坚持从大局出发,组织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先后3次赴通州、廊坊开展学访活动,签署新一轮《“通武廊”三区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共同组建12个基础教育共同体及3个联盟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艺体竞赛、教育科研互动活动100余次。与两地共建教育实习基地,联合开展“高级研修班”,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50人赴京跟岗研修,形成引带式交流培养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协同持续向纵深发展。
“搭平台”发挥优势,加速京津冀教育融合发展。区教育局成功举办“通武廊”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京津冀携手共进——学前教育培训活动,持续做深做实“通武廊”区域教育合作;成功举办第五届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论坛和2023年“中银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梯保养与维修赛项,充分利用国家级、市级活动赛事承办优势,为京津冀三地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引进来”合作共赢,服务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大局。武清区人民政府与市教委签署合作协议,深化全方位务实合作,加快建设京津冀之间高品质教育强区。区教育局与耀华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市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武清全方位提升教育整体实力。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现有资源,打造辐射京津冀的航空航天科技活动主题综合基地。与未来教育研究会、美科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携手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全区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全面普及。
下一步,武清区教育局将继续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为指导,抓机遇、扩优势、敢担当、寻突破,以武清教育之为,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更多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