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葛沽实验小学贯彻落实《津南区教育局党委关于清廉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津南区教育系统清廉学校建设任务清单》工作任务,立足学校办学宗旨和文化内涵,积极开展“清廉学校”创建工作。
优化人文环境,传承清正校风
葛沽实验小学百年征程铸就“以德润身 以文化人”的办学宗旨,锻造“有正气、有志气、有底气、有灵气”的学校精神,形成了“正、敬、融、和”的学校校风。在传承与创新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不断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时刻提醒实验人练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格,塑造清廉治学、清廉从教、清廉立身、清廉做人的人文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完善治理体系,塑造清明政风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抓大事、议大事,把关定向,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建立清明政风。学校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机构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集体决策规则,通过提案审议的方式,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事项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需经支部会、行政会、校务会等审议通过方可实施。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通过多种形式公开重要信息,确保收费、招生、聘任、晋级、考核、奖惩等工作的公开透明,构建起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校内外各主体,特别是师生及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学校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支部引领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实际,制定学校章程,凝聚共同愿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章程为纲,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体系,覆盖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总务管理、安全管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八个领域,明确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民主监督,保障学校管理各领域均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
为规范学校管理流程,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与之匹配的绩效考评机制。校长与干部、干部与分管人员逐层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一岗双责责任书”,覆盖党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总务人员、食堂从业人者等各个领域,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同时,与干部签订“勤政、廉政责任书”,与教师签订“党员承诺书”“师德承诺书”“减负承诺书”,学期末干部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使管理过程横到边,纵到底。
学校建立“两委一团体”,即两级家委会、学校膳食委员会、家长义工团体,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两委一团体的建立,完善了学校民主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凝聚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问计于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开设校长信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校长面对面”活动,解决各方“急难愁盼”的问题,历练“一心为廉”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学校综合治理的新格局,使学校政风清明,多年来未有违规违纪情况发生。
强化师德建设,练就清净教风
结合津南区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和“师德回头看”专题工作,不断完善师德考评体系,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首要标准。支部组织建立包联工作机制,在各年级组设立干部意识形态责任区、党员意识形态责任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实验大讲堂”,组织开展学习研讨、警示教育、思想讲评、谈心谈话、实践教育,全体教师对照问题谈改进、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工作树目标,把履职尽责的意识落实在育人过程中、把敬业奉献的精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把廉洁从教的作风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树立教育目标、营造教育环境、实施教育过程、探索教育评价。
全体教师在师德教育的反思与追问中明确,师德不只是条条框框的纪律与规定,更不只是轰轰烈烈的事迹与故事,而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点一滴折射出的人性光芒。修炼师德,历练师能,常敲“警示钟”,筑牢“纪律墙”,在教书育人中练就了清廉干净的教风,多年来我校未出现师德违纪行为。
多元教育实践,营造清新学风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思政教育和每月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清新学风。三月的“传承”,弘扬实验精神;四月的“书香”,感受读书的丰盈;五月的“悦动”,体验运动的快乐;六月的“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立足学生成长、着眼终身发展、因势利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今后,葛沽实验小学将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机制为规范,以温暖为底气,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和清廉学校创新点,深入挖掘,总结经验,结合学校特色,挖掘校本资源,全面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党风、校风、教风、学风清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