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基层教育 > 正文
蓟州区迈出教育现代化发展新步伐
来源: 天津教育报刊社 发布时间: 2021-04-19 12:21

今年,蓟州区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有力服务全区“三地一城”建设,突出重点,找准主攻方向,凝心聚力,迈出蓟州教育现代化发展新步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确保“十四五”强势开局。

实施渔阳镇原贾庄小学旧址改造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蓟州区今年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方面,将按计划实施校园建设项目。推进城东中小学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并进场基础施工。实施2021年蓟州区中小学校舍修缮工程。实施2021年蓟州区中小学C级校舍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年度约4万平方米2008年前的平房校舍鉴定并对鉴定为C级的平房提升改造。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坚持公平普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安全发展。加快小区配套幼儿园接收,增加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城乡帮扶机制,开展联合学区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城区9所优质直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1234”联合学区工作新模式。制定公办示范幼儿园帮扶工作方案,加强五所市级示范园对薄弱园、农村园、民办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严格落实课程计划,重点加强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小学科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学区合作和校际交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同课异构、师徒结对子活动。推进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良性发展,开展“育人大讲堂”、教师轮岗交流援教、研讨课等互动交流。推进“品牌高中”建设,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

深化与和平区、河东区、天津一中交流合作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

在今年的教育开放合作交流方面,蓟州区将深化与和平区教育局、河东区教育局和天津市第一中学交流合作,在开办附属学校、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深度新的突破。发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承接地的重要作用,积极接洽北京、河北等地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学校引进和与之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通过资源共享、相互借鉴经验,加强京津冀地区教育开放合作交流力度。发挥“三通两平台”作用,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向帮扶结对校开放共享;继续开展同步教研、在线课程课堂,实现跨校跨区域教育教学互动。

此外,今年蓟州区还将深化“三爱”和“四史”教育,形成常态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品牌。遴选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的建设,让校内比赛、区内联赛成为常态。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多渠道破解美育师资短缺问题。加强美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加大美育课程教学监测力度。深化“实践课堂”建设,培育一批实践课程、示范课程,创建一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区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推进“杰出津门学者” 均衡城乡师资配备促进师资有序流动

在蓟州区今年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等工作中,蓟州区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探索实施严重师德师风问题教师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推进“杰出津门学者”计划,加大培养蓟州区教育局“杰出津门校长、班主任、教师”的力度,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聘请国内外教育专家来蓟,通过专题讲座、专业示范、实践指导等形式开展乡村人才培养;组织杰出津门校长、杰出津门班主任、杰出津门教师、思政课种子教师、工作室成员及各级骨干教师(市、区、校三级)走出津门,到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开展名校考察、高校深造、基地实践、异地学访等活动,培养教育教学、教科研的领军人物、专家型教师。

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继续发挥25名“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 27名“乡村幼儿师资培训工程”及6名“追求卓越”学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和组织中小学优秀校长到京津冀名校开展交流学访。深化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均衡城乡师资配备,促进师资有序流动。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