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14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10-23 17:26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合力防范非法网贷侵害校园的建议,经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强化金融监管
  天津监管局认真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28号)要求,印发《天津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转发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津银保监办发〔2021〕86号),及时组织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自查,限期整改违规业务。一是要求各银行机构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审慎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严守风险底线。经过排查,目前辖内各商业银行均已停止大学生消费贷款业务。二是对辖内消费金融公司多次开展大学生贷款业务排查。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营销及市场销售方面将大学生排除在目标客户群体之外,原则上不向在校学生发放贷款;在客户申请界面向客户提示“禁止学生贷款”“不接受学生申请贷款”等,并在贷款审核环节增加学生身份识别措施。经过排查,目前辖内消费金融公司已停止大学生消费贷款业务。对于少量因合作商户造假原因造成的存量大学生客户,辖内消费金融公司在核实其身份信息后采取停止催收、减免利息等措施,妥善处理合同以及征信问题,并对涉事员工或合作商户进行处罚问责。三是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原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小额贷款公司对大学生贷款业务相关事项的通知》(津金监管〔2021〕3号),要求注册在我市的小贷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并加强日常监管和违规处置力度。经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排查,目前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均已停止开展大学生贷款业务。
  二、加强教育引导
  市教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强化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深化金融知识宣传进校园、无诈校园和贫困家庭学生奖助学贷款等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健全责任体系。市教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元旦春节前后防范非法集资专项宣传教育工作。1月26日,王旭书记、张玲副市长组织召开全市校园安全专题调度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和中央有关部委会议精神,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再部署、再强调。市教委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判会,研究部署我市教育系统做好防范非法集资专项宣传教育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二是认真宣传,加强教育引导。市教委高度重视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不断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印发《天津市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方案》,组织各高校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单位的宣传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师生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团队争霸赛,切实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围绕聚焦重点领域、丰富宣传形式、巩固宣传阵地等内容,明确了集中宣传、媒体宣传、特殊宣传的形式,进一步提升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天津工业大学统筹线上线下两种资源,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筑牢宣传阵地。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等高校充分利用LED大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等形式,加强对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政策”旗号,利用元宇宙、NFT、虚拟货币等新概念的新业态、新形态非法集资等重点内容的防范宣传。天津职业大学深入讲解和剖析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套路、危害和防范手段。为进一步树牢“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观念,和平、河西、北辰等教育局通过张贴海报、散发传单、组织员工参加“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赛”等形式,进一步让广大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活动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进校园420场次,参与师生146159人次;通过校园广播播报防范非法集资内容645次,校园电子显示屏、海报、展板等投放1291次,视频、电视播放500次;发布原创作品402个,积极转发相关宣传视频和影像资料59个,总点击量达100363次,发送短信9161条;被新闻媒体报道2次,切实做到宣传形式多样、宣传内容丰富,宣传效果显著。三是源头抓起,强化课程建设。组织各高校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将金融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开展渗透式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用借贷产品,防范不良网贷、套路贷等非法侵害行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1号)关于“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要求,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分别要求学生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与人生观。四是组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参加全国第四届“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短视频征集大赛。其中天津仁爱学院《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获故事类全国优秀作品奖、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获创新类全国优秀作品奖,天津美术学院《提升金融素养 警惕数字藏品骗局》获科普类全国优秀作品奖。深入推进了非法金融防范宣传进校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宣传力度,着力提升了广大师生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开展问题隐患排查,对发现的违规开展大学生消费贷款业务的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持续加强高校师生的金融安全知识普及,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视频公开课大赛,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观念,加大对师生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宣传,提高金融素养,并学会识别和防范可能存在的非法校园贷款陷阱,提高广大师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法律意识,进一步筑牢学校安全防线。



202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