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82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10-23 17:23

刘士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教育系统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做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推进工作
  市教委按照市消安委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实施方案工作部署,自2024年4月至2025年12月,在全市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督促各单位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为指导,高度重视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整治工作,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对照实施方案要求,彻底清理影响疏散逃生的各类隐患问题。大力宣传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的重要意义,落实“推进工作倡议书”的各项要求。宿舍管理人员、消防志愿者深入学生宿舍开展宣传活动,号召每一名学生主动清理宿舍阳台堆积的杂物。各学校对消防通道封闭、阻塞、占用等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彻底排查整治,联合属地消防部门对室外消防水源开展安全性检查,施划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安全区域网格。禁止占压、堵塞,确保安全、畅通。各学校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案例警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促进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全面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为深刻汲取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市教委会同市消防救援总队深入指导各学校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对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做出部署。要求各单位汲取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增强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方位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单位主体责任,攻坚化解各类消防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各级各类学校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拆窗破网、打通“生命通道”等专项治理行动结合,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组织全体师生、宿管员、电工、保安开展案例警示、培训演练,主动邀请属地消防部门开展灭火演练,全力确保校园消防安全。
  三、做好事故防范和警示教育工作
  市教委学习市安委会办公室上半年全市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案例通报精神,结合教育系统考试季、暑假临近,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施工、维修工程增加,学生及家庭出行出游增多、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的特点。进一步警示、提示各单位加强风险研判,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杜绝施工企业赶工期、抢进度、轻安全行为,加强对施工许可、人员资质、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督促检查,防范安全事故。加强消防、电力、燃气设施设备安全检查,杜绝报警、排风、喷淋等设施设备“带病运行”。针对溺水事故多发季节特点,各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宣传提示,教育学生不在河湖水塘戏水玩耍,遇有突发情况不可盲目施救。加强家校联动,提示家长关注学生去向,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四、开展暑期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市教委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领导批示要求,深刻吸取有关事故教训,制定印发教育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全市大整治工作时间节点,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在全市涉危险化学品的各级各类学校、高校附属医院开展全链条排查整治,聚焦采购、入库、储存、领用、使用、废弃等每一个环节全面开展排查整治。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坚持防范化解实验实训及危化品安全风险,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各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整治行动的重要性,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彻底整治隐患问题。强化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感,提升广大师生安全意识,营造全员支持、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专项行动期间,各单位累计成立624个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组,组织检查人员2650名,聘请专家87人次,深入院系、医院、普通中学开展检查,共检查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实训室、危化品及危废物储存场所896处,排查出隐患252处,截止2024年秋季开学前,各单位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6月16日,市教委联合市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在天津工业大学共同举办“应急安全靠大家”宣教进校园主题活动。市教委、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各高校和各区教育局安全部门负责同志80余人,与部分高校1500名师生共同参加了主题活动。向大学生进行现场宣讲、培训、互动。组织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火灾逃生和地震避险技能。鼓励广大师生将应急安全知识进一步传递到同学、亲友中去,以个人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全社会。自2024年9月1日至9月30日,市教委联合市消防救援总队在全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工作,组织不同年级学生有选择性地利用班会课、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开展课堂教学、灭火疏散演练、参观科普教育基地或消防救援站、实操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即:“举办一堂消防常识课、组织一次疏散逃生演习、举办一堂消防实操课、阅读一本消防科普教育读本”。进一步提高在校师生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校消防安全环境。
  六、开展电动自行车治理行动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天津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市教委在全市教育系统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各单位按照天津市《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设置参考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防火改造。确保停放、充电场所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严查违规停放、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天津市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告知书》,搜集、播放案例警示教育片和安全使用宣传片。督促师生员工、提示学生家长依法依规采购电动自行车,按照我市有关规定上牌、上路。市教委针对学校第三方夜间值班值守人员安全意识欠缺的情况作出重点提示,要求各学校保安人员加强夜间巡查,加强夜间值守人员违规停放充电、人车同屋等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杜绝“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七、推动教育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落地落实
  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后,市教委结合我市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制定了《教育系统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日常排查工作指导手册》,经过专家论证、征求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并已完成修改。《指导手册》涵盖消防、电力、燃气、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等20项重点领域和550条日常自查排查内容,提升各单位安全隐患“自查、自知、自改”的责任意识,将风险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小问题“养”成大隐患,酿成大事故。


202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