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的建议,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一是充分落实全员筛查。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120余万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和屈光度筛查,并明确要求各区、各校将视力筛查结果反馈给家长,提醒视力不良的学生及时到医院就诊。2024年春季学期我市共完成视力和屈光度筛查131万余名学生,结果已全部上传至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家长可在手机端进行查看。完善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建立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市眼科医院包联区制度,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区各校开展健康教育、视力筛查等,定期开展校园教职工视力筛查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万余人次。对在校园视力筛查中疑似高度近视的小学生开放医疗“绿色通道”,建立“一生一案”,通过管理、教育、监测等手段有效控制高度近视发展。
二是持续提升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能力,聚焦规范统一,不断夯实眼视光专业能力。为推进调查工作,统一调查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开展2024年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专题培训,解读技术指南,启动智能化筛查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各区组织开展区级培训,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三是强化近视防控端口前移。出台《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指导幼儿园科学实施保育保教,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严禁“小学化”教学,严格控制保教过程中电视、投影等设备使用时长,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营养均衡,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规律睡眠。开展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指导试点中小学、幼儿园根据《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技术指南》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用眼行为习惯。组织专家编印《0-6岁儿童视力保护手册》,强化家校协同,教育引导家长及时掌握孩子远视储备情况,加强幼儿眼保健和视力监测,降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严格落实《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2024年持续推进0至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为53.7万名0-6岁儿童提供了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对筛查可疑异常儿童开具了转诊单,由幼儿园发给家长并督促家长带儿童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复查和干预。
四是深化宣传教育。创办“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学校健康教育大讲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每年集中宣讲500余场。市教委联合市卫健委、海河传媒等16家单位成立近视防控宣传教育联盟,形成近视防控强大宣传合力。每学期与天津市电视台联合录制《近视防控开学第一课》,全市中小学生同上近视防控课。利用全国“爱眼日”等节点,开展医学家、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聘请奥运冠军为我市近视防控爱眼护眼大使,丰富近视防控宣传形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干预行动,制定印发《天津市学生近视等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学生近视等常见病防控宣传干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2024年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健康父母、专家进校园等活动,截至7月底,覆盖105万名中小学生。
下一步,市教委将持续会同各有关部门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示批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落实完善领导机制、深化“五项”管理、夯实学校卫生基础能力、拓展科普深度、强化条件支撑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细化落实教育部关于近视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扎实推进近视防控“六个一”工作,守护好近视防控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推动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转段提质增效。
202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