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83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10-23 16:36

李大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对策的建议,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今年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您的建议下积极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各项工作。
  一是充分落实全员筛查。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120余万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和屈光度筛查,并明确要求各区、各校将视力筛查结果反馈给家长,提醒视力不良的学生及时到医院就诊。2024年春季学期我市共完成视力和屈光度筛查131万余名学生,结果已全部上传至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家长可在手机端进行查看。
  二是优化视力监测条件。完善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建立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市眼科医院包联区制度,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区各校开展健康教育、视力筛查等,定期开展校园教职工视力筛查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万余人次。对在校园视力筛查中疑似高度近视的小学生开放医疗“绿色通道”,建立“一生一案”,通过管理、教育、监测等手段有效控制高度近视发展。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的基础上,增加视力监测的频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测,进一步密切监测学生的视力变化。配合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好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建议检出近视的学生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一步复查和诊治。
  三是强化手机等电子产品管理。控制儿童青少年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使用,进一步抓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引导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四是深入实施“学校明亮工程”。与市疾控局、市卫生健康委开展我市2024年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工作,在今年9月份对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采光和照明条件进行检查,不达标的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和《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关于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对教室开展照明条件改造、测评并建立台账,力争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校园环境。
  五是强化近视防控端口前移。出台《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指导幼儿园科学实施保育保教,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严禁“小学化”教学,严格控制保教过程中电视、投影等设备使用时长,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营养均衡,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规律睡眠。开展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指导试点中小学、幼儿园根据《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技术指南》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用眼行为习惯。组织专家编印《0-6岁儿童视力保护手册》,强化家校协同,教育引导家长及时掌握孩子远视储备情况,加强幼儿眼保健和视力监测,降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严格落实《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2024年持续推进0至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为53.7万名0-6岁儿童提供了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对筛查可疑异常儿童开具了转诊单,由幼儿园发给家长并督促家长带儿童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复查和干预。
  六是深化宣传教育。创办“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学校健康教育大讲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每年集中宣讲500余场。市教委联合市卫健委、海河传媒等16家单位成立近视防控宣传教育联盟,形成近视防控强大宣传合力。每学期与天津市电视台联合录制《近视防控开学第一课》,全市中小学生同上近视防控课。利用全国“爱眼日”等节点,开展医学家、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聘请奥运冠军为我市近视防控爱眼护眼大使,丰富近视防控宣传形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干预行动,制定印发《天津市学生近视等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学生近视等常见病防控宣传干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2024年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健康父母、专家进校园等活动,截至7月底,覆盖105万名中小学生。
  下一步,市教委将持续会同各有关部门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示批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落实完善领导机制、深化“五项”管理、夯实学校卫生基础能力、拓展科普深度、强化条件支撑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细化落实教育部关于近视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扎实推进近视防控“六个一”工作,守护好近视防控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推动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转段提质增效。



202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