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滇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天津市提升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能力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是充分落实全员筛查。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120余万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和屈光度筛查,并明确要求各区、各校将视力筛查结果反馈给家长,提醒视力不良的学生及时到医院就诊。2024年春季学期我市共完成视力和屈光度筛查131万余名学生,结果已全部上传至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家长可在手机端进行查看。完善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建立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市眼科医院包联区制度,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区各校开展健康教育、视力筛查等,定期开展校园教职工视力筛查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万余人次。对在校园视力筛查中疑似高度近视的小学生开放医疗“绿色通道”,建立“一生一案”,通过管理、教育、监测等手段有效控制高度近视发展。
二是保障充足体育锻炼时间。市教委印发《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措施》,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中小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阶段“小课间”休息不少于15分钟,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2小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组织1次抽测,抽测结果及排名通过市级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同步通报各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情况列入区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区教育局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
三是强化近视防控端口前移。出台《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指导幼儿园科学实施保育保教,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严禁“小学化”教学,严格控制保教过程中电视、投影等设备使用时长,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营养均衡,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规律睡眠。开展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指导试点中小学、幼儿园根据《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技术指南》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用眼行为习惯。组织专家编印《0-6岁儿童视力保护手册》,强化家校协同,教育引导家长及时掌握孩子远视储备情况,加强幼儿眼保健和视力监测,降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
四是深化宣传教育。创办“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学校健康教育大讲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每年集中宣讲500余场。市教委联合市卫健委、海河传媒等16家单位成立近视防控宣传教育联盟,形成近视防控强大宣传合力。每学期与天津市电视台联合录制《近视防控开学第一课》,全市中小学生同上近视防控课。利用全国“爱眼日”等节点,开展医学家、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聘请奥运冠军为我市近视防控爱眼护眼大使,丰富近视防控宣传形式,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
五是加强京津冀协同。今年3月在教育部指导下,天津市教委、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在天津共同发起成立京津冀近视防控联盟,京津冀三地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科学研究、试点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三地交流互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降低京津冀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
下一步,市教委将持续会同各有关部门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示批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落实完善领导机制、深化“五项”管理、夯实学校卫生基础能力、拓展科普深度、强化条件支撑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细化落实教育部关于近视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扎实推进近视防控“六个一”工作,守护好近视防控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推动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转段提质增效。
202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