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建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积极探索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工作体系建设、专业水平提升、品牌活动打造为重要抓手,构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积极建设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构建校家共育联动体系。
一是打造工作平台。2023年6月,依托天津科技大学成立天津市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走深走实,提升学校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育人新格局。推动各区教育局、各学校陆续跟进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及校级家庭教育工作站,截至目前16个区均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现各区家庭教育中心全覆盖,市—区—校“三级”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基本建成,不断提高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二是加强政策牵引,完善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印发《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为支点,打造全市学校家庭共育联动体系;明确协同育人发力方向,制定印发《市教委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教政〔2023〕10号),明确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突出协同育人标准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通知》,通过规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十要十不要”和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十要十不要”,推动校家工作规范化、家访工作常态化和家庭教育专业化。
(二)持续补充完善学校家庭教育资源,加大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专业引领。组建专家团队,依托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多名专家学者组建高水平专家智库;加大队伍培训,将家校共育的内容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覆盖学校德育干部、骨干班主任和家庭教育教师的“天津市中小学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2023年已举办7场培训,参与培训的老师达2000余人次,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组织专题讲座,开展学习贯彻《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推动会,市教育两委相关负责同志对《条例》进行解读,举办京津冀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交流会,来自全市各区16个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及骨干教师200余人参加,推进《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二是拓展课程资源。研发指导用书,发布全国首套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用书——《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教程》,形成各阶段有机衔接、螺旋上升和全面系统的指导内容体系;编写案例读本,组织专家编写《教子我有招—陪伴孩子成长36例》《育子先育己—家长自我成长36例》等读本,聚焦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丰富我市家庭教育学习资源、学习途径;录制示范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学季结合家庭教育时下热点问题,分别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专题录制播放家校共育示范课,例如针对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亲子成长示范课”、针对大学生“爱家成长示范课”和针对教师的学校家庭教育示范课程,有效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效果。三是用好线上阵地。以“天津家校”网上家校资源平台,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2023年发布家庭教育文章178篇,阅读量86万人次;依托阳光家庭热线电话—“阳光家庭热线”(4000716515),组织家庭教育专家,为全体家长搭建缓解家校矛盾、解决家校问题、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的科学咨询渠道,1-10月接听热线234个,单个热线平均时长50-60分钟,帮助家长维护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开通家庭教育专题栏目,每周二晚开通“公益直播间”,邀请各界优秀人士来到直播间,畅谈分享自己家庭中的教育经,推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着力打造家庭教育主题品牌活动
一是举办主题活动。每年5月15日举办学校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2023年举办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交流会暨第二届天津市“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全国9个省市做特色经验汇报,会上成立家庭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开创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各区组织开展了家庭教育精品课、《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知识竞赛、家庭教育主题故事会等10余类、千余场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参与人次达百万。二是突出示范带动。开展天津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工作,首批确定7个天津市市级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其中4个获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促进我市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天津市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案例评选,推荐的3个案例全部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领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天津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深入学习推动法律政策落地落实。把学习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天津市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方案》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抓好学习宣传落实。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开展有权威性、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将学习宣传《条例》与学校育人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形成操作性强的方案和清单,明确责任、确保落实。
二是不断完善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总结区级学校家庭教育中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和已建立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站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校级家庭教育指导站的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各校设立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站,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区家教中心和校指导站考核评价原则,提高指导与服务的实际效果,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真正使家庭教育成为推进社会文明和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是继续发挥优势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市教委将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和资源优势,继续鼓励高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专业服务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的培训,为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