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0457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6-10 14:09

民进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建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化解家庭教育困扰的提案,经会同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积极探索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工作体系建设、专业水平提升、品牌活动打造为重要抓手,构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积极建设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资源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构建校家共育联动体系。
  一是加强政策牵引。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印发《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为支点,打造全市学校家庭共育联动体系;明确协同育人发力方向,制定印发《市教委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教政〔2023〕10号),明确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突出协同育人标准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通知》,通过规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十要十不要”和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十要十不要”,推动校家工作规范化、家访工作常态化和家庭教育专业化。二是打造工作平台。在全国率先成立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于23年6月成立天津市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统筹全市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各区教育局、各学校陆续跟进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及校级家庭教育工作站,截至目前16个区均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现各区家庭教育中心全覆盖,市—区—校“三级”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基本建成,不断提高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二)持续提升学校家庭教育专业化水平
  一是强化专业引领。组建专家团队,依托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多名专家学者组建高水平专家智库;加大队伍培训,将校家共育的内容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覆盖学校德育干部、骨干班主任和家庭教育教师的“天津市中小学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组织专题讲座,开展学习贯彻《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推动会,市教育两委相关负责同志对《条例》进行解读,举办京津冀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交流会,来自全市各区16个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及骨干教师200余人参加,推进《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二是拓展课程资源。研发指导用书,发布全国首套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用书——《天津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教程》,形成各阶段有机衔接、螺旋上升和全面系统的指导内容体系;编写案例读本,组织专家编写《教子我有招—陪伴孩子成长36例》《育子先育己—家长自我成长36例》等读本,聚焦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丰富我市家庭教育学习资源、学习途径;录制示范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学季结合家庭教育时下热点问题,分别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专题录制播放校家共育示范课,例如针对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亲子成长示范课”、针对大学生“爱家成长示范课”和针对教师的学校家庭教育示范课程,有效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效果。
  (三)着力打造家庭教育主题品牌活动
  一是举办主题活动。每年5月15日举办学校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2023年举办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交流会暨第二届天津市“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全国9个省市做特色经验汇报,会上成立家庭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开创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各区组织开展了家庭教育精品课、《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知识竞赛、家庭教育主题故事会等10余类、千余场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参与人次达百万。二是组织家访大赛。开展第二届天津市中小学教师“讲暖心家访故事”主题演讲大赛,推广成功的家访工作经验,提升广大教师的家庭教育工作水平。三是突出示范带动。开展天津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工作,首批确定7个天津市市级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其中4个获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促进我市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天津市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案例评选,推荐的3个案例全部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领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天津经验”。
  (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市妇联专项工作经费,统筹用于支持我市家庭教育相关支出,如设计印制《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宣传视频、海报、折页,分发至各社区、村张贴陈列,在营口道、小白楼、天津站等10处地铁人流量大的站点刊发灯箱公益广告、播放宣传视频,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态化。在妇联官微开设“家长云 课堂”专栏,由家庭教育领域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专家以音频加文字讲解的方式,讲授家庭教育课程,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2023年全年推送57期。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建立市-区-校三级家庭教育中心(站点)网络,推进以“入户走访”为主要方式的家校沟通机制,强化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家庭教育系列读本,推动“阳光家庭热线”建设。
  二是丰富活动育人载体。建好建强天津市和京津冀家庭教育联盟,举办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打造“京津冀家庭教育交流会”“家访故事演讲大赛”等家庭教育品牌,录播学校家庭教育开学季示范课,开展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
  三是要探索家庭教育的评估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及效益最大化。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全国家校社育人示范区,集中培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示范区、示范学校和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示范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示范课”“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创建活动,征集发布家庭教育“特色网文”。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