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高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市教委高度重视在高教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一)构建“1+N+X”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市教育两委印发了《关于完善“1+N+X”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设的通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1”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大中小学全面单独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N”是建设系列专业必修课,在高校法学类专业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经济学类专业开设“习近平经济思想”、农学类专业开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9门专业必修课,形成了与学生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必修课程群;“X”是创新特色校本选修课,按照“一校一品”原则,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开设系列选修课,比如天津师范大学《中国自信》系列课程,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精神》系列课程,天津工业大学《新时代新青年》系列课程等,都成为学生喜爱、效果突出的品牌课程。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深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天津市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探索形成“一主三辅一平台两机制”的整体设计,实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培养工程,完善思政课教师发展与退出机制,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二是设立专门机构。在南开大学设立天津市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市高校普遍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三是开展集体备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专题常态化组织集体备课,2023年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累计开展集体备课50余场,覆盖思政课教师超1.6万人次。抓紧筹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书记)高端交流活动和青年思政课教师高峰交流活动,拟于9月中旬具体组织开展。
(三)编写教学指导方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是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案。在严格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基础上,在全国率先编写7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教案》)。坚持每年更新扩充,现已增至11本,覆盖从小学到研究生各学段,且每年组织专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完善修订《教案》,面向全市大中小学配发并围绕《教案》使用开展培训,确保我市思政课教师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二是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团。印发《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委关于开展2023年“培根铸魂育新人 勇毅前行向未来”思想政治理论教授团主题宣讲的通知》,指导各高校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宣讲活动。三是丰富实践教学活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开展思政课教师访学活动,组织182名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分3组赴浙江嘉兴、河南红旗渠、井冈山培训交流。设立12个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指导每个实验室“生产”思政课教学案例,提供实践教学场地,现已汇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案例425个,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启动2023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大赛,目前正处于校级初选阶段,通过学生讲思政课,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运用。
再次感谢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们将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2023年10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