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应急科普教育打造成我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点之一的提案,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加强科普工作统筹协调
5月31日,经市领导同意,天津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中多次强调发挥应急、地震、气象等相关部门作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加大科普资源供给,组织开展应急科普活动,为我市应急科普工作开展提供方向引领。
二、加快天津应急管理科普资源库建设
一是强化科普项目引导。聚焦应急科普主题,本年度科普项目申报过程中,重点支持科普基地开展应急科普能力建设,支持开发应急科普产品,在科普宣传活动专题中设置“应急科普”重点方向,支持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活动,支持各类应急科普项目7项,支持经费40余万元,将在全市形成良好示范引导效应。
二是加快应急管理科普平台建设。规范完善“天津应急科普小程序”服务展示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在线科普平台,宣传解读地震、台风 、洪水、森林火灾、城市内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类型,制作完成10部应急科普视频作品,为校园应急科普教育提供内容支撑。
三、推动专业科普基地建设和使用
截至目前,我市市级科普基地总数达到252家,年接待群众参观超过1100万人次,其中应急科普相关科普基地有应急消防教育实训科普基地、天津滨海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天津市特种设备安全科普基地等7家,为应急科普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重要载体支撑。
加快建设天津科技馆应急科普专区(二期)项目,预计本年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建成后与(一期)项目有效融合,形成涵盖地震、火灾、台风、暴雨、居家安全等多个应急科普体验项目的群落,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以通过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应急科普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让青少年在娱乐中体验并学习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强化已有应急科普场馆的使用,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安全体验馆策划举办“我是应急小英雄”情景互动体验活动,组织小学生与专业救援队员共同演绎火灾逃生、地震搜索、伤员急救等演练科目,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能力。
四、发挥科普品牌活动作用
一是在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微视频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优秀科普图书评选等市级科普品牌活动中,持续突出应急科普主题,发挥好重点科普活动在应急科普宣传中的带动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火宣传月”等主题宣传节点,组织形式丰富、寓教于乐的科普宣传活动,着力打造应急科普宣传品牌。上半年,会同红桥区政府、市地震局等部门,在天津民族中学联合举办“天津市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咨询活动”,通过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救援设备体验展示、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三是会同市地震局、市应急局在河西复兴小学举办2023年天津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共有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约500名选手报名参赛,并通过应急管理部、央广网新媒体平台直播,累计20.4万人次观看;“安全生产月”期间,消防部门组织105万名学生开展消防“一课、一书、一演练、一实操”四个一活动,有效传播应急安全知识。
五、将应急科普教育融入课堂
一是强化市、区、校三级教研指导。课堂教学是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多年来,我市构建了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的工作模式,聚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激发学生科学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如何合理设计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如何有效利用身边科学学习资源等关键问题,指导科学教师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精准实施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在课后服务中强化科普教育。动员市级科普基地,承接中小学校组织的学生游学、科学体验等活动,加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鼓励有条件的科普基地将优质科普资源带入校园,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丰富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形式。在课后服务中,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图书发放等形式,开展以科技创新、智慧生活、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为重点内容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青少年人群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六、提高全社会卫生应急能力
市卫生健康委充分利用应急健康科普专家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卫生应急知识,提高全社会卫生应急能力。今年以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流行性感冒、甲流、诺如、疟疾、革登热等传染病知识、中暑等急救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开展应急知识有奖问答活动1次。印制32000份宣传折页材料供16个区开展卫生应急科普宣传。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会同市应急局等部门在市民族中学联合举办“天津市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咨询活动”。赴和平区西康路小学、岳阳道小学开展2场卫生应急进校园活动;结合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在西青区开展卫生应急科普折页发放和义诊宣传活动;制作H5宣传动画开展关于传染病等知识的线上宣传活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深入开展应急科普教育,推广应用优质科普图书、科普微视频、科普新产品新设备,面向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化科普教育,提高应急科普知识普及的“深度”。
2.进一步发挥科普基地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市级科普基地认定,扩大科普基地覆盖面,将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园区(企业)等基层,进一步拓展科普工作的“广度”,努力实现“全域覆盖”。
我委将结合贵提案中的建议,会同科技局、应急、卫健科协等部门加强协作,做好中小学应急科普教育,推动全域科普持续深化,不断提升青少年应急防护意识和能力。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恳切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将主动加强与您的沟通,随时接受指导和监督,推动我市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2023年10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