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371号提案的落实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10-18 16:40

牛桂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全产业链的提案,经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针对您提出的“搭建垂直一体化职业教育产业驱动平台”,我市正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

一是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完成《天津市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组合激励政策22条。我市累计成立28个职教集团,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增至6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193家,2家入选国家产教融合企业名单。有序推进社会力量多元深度参与办学,鼓励引导职业学校联合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23所高职院校建设了55个产业学院,有力促进了校企双元育人。推进三教改革,建立校企双栖人互聘机制,建设1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推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实现联动开发。

20238月,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共同印发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通知,启动了第二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遴选推荐。依照《天津市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在前期遴选认定三批共19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829日,市发改委和市教委联合开展了第四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征集培育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与高职院校有紧密合作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力度。

二是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市教委牵头印发《天津市产教融合联合体与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合体建设推动机制,进行了多轮调度推动,明确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率先打造信创、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数字经济等4个产教融合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有效推动园区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目前,4个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情况良好,其中信创产教联合体和生物医药联合体入选国家级区域产教联合体,我市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

三是建设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重点行业领域产业链,由政府和龙头企业、高水平大学、职业学校牵头,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多主体融通发展链状联动组织。围绕重点产业链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优先选择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2个产业链先行先试。市教委会同京东集团全面启动智能供应链行业共同体建设,组织我市11所高校、19所职院校赴京东总部交流对接,校企签署合作协议共建10个实训基地和10个产业学院。

二、针对您提出的“用好市场手段丰富职业教育层次与形式并完善其全产业链”,我市正在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探索建设改革

一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我市信创、生物医药、车联网、绿色石化等重点产业链布局,职业院校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全市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点750余个,实现19个专业大类全覆盖,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设置比例稳居30%以上。2023年,新增高职专业点18个,其中,100%对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及现代服务业,夯实了专业链、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基础。目前,“1+3+4”产业体系,共开设相关专业点313个,在校生超过8万人,其中,服务信创产业布局专业点82个,在校生超2.3万人。对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启动完善行业企业办学机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等10项重大专项研究,完成《天津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是大力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启动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培养。15所院校103个专业点开展“3+2”联合培养,高职院校“4+0”专业办学点达到18个,2所高职院校举办职业本科被纳入十四五院校设置规划并获教育部批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层次专业已达21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32个,在校生突破10000人,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持续实施。

三是不断深化“职继协同”天津首倡模式。引导优质职业院校联合各区建立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开放科普及民生类优质特色资源,服务百姓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累计开展社会培训项目965个,培训47.58万人次。推动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特色,开放实训实习场所、实践基地、设施设备等,建设全国高职院校首个工匠精神体验馆,服务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学生职业体验。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习成果融通互认,实现职普融通。20232月,我市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明确技工院校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在应征入伍、就业、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分别按照大学专科、本科学历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三、针对您提出的“打造‘人才’‘产业’双兴的职业教育产业发展新高地”,我市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教融合高地

一是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平台。依托天津大学和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完成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架构设计,开发专业与产业谱系图可视化平台,成功研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管理系统V1.0》,挖掘采集产教信息数据32.7万条,完成数据中心与平台功能模块优化方案,产教融合对接算法实验取得进展突破,匹配准确率达82%。目前,正在按照专家要求完善《天津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推进平台IP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管理系统V1.0》开展软著登记申请工作。

二是夯实人才供需对接。聚焦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侧,要求产教融合共同体内职业学校主动开展订单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每年联合培养2000名各层次学生,推广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培养模式;同时,要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产业核心课程,开发一批优质教材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入职、兼职、挂职,校企共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科研团队。依托海河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将人才培养成本转化为人力资源资本。

三是创新打造新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载体。为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组合,分领域分方向打造4个产业学院,包括天津大学联合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理工大学联合轻工职业学院建设智慧海洋能源产业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职业大学建设模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交通职业学院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探索开展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等专项培养培训。目前,我委已组织多轮推动,基本完成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编制,人才培养和推荐免试实施方案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


2023年10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