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天津市委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优化顶层设计使小学课后服务行稳致远的提案,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持续推进课后服务工作
课后服务开展以来,市教委指导各区制定了完善的配套制度,包含整体部署、经费保障、内容安排等;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动态调整优化各区各校实施方案,努力做到“一校一策”、“一年级一案”;努力丰富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发挥高校实践育人功能,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扩大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与文旅、体育、科技、共青团等部门的协调对接,制定引进优质校外课后服务资源的指导性意见,多措并举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和质量。
二、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合理劳动所得。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完善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关爱机制,探索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为教师提供“平价放心菜”等,用情激励、用心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开展课后服务“重实效、提质量”专项行动
为深化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天津课后服务“重实效、提质量”专项行动,市教委研究制定了《天津市2023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互比互看活动方案》,根据行政区域分布情况,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将全市16个区划分为5个区域,开展了区域性课后服务互比互看活动。各区通过工作汇报、课程展示、区内互评、区域间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了各区比学赶帮、“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聚力打造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体系。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完善优化课程化的课后服务体系,开展涵盖体验教育、科技教育、劳动实践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引入社会资源,培育特色服务,开展“文艺家进校园”、“科普资源进校园”、“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能工巧匠进校园”、“家长进校园”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内容,聚力课后服务长效惠民。
2023年10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