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68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10-17 18:19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的建议,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研究答复如下: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和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人人可以出彩的教育类型。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着力点,在创新上发力,在改革上攻坚,推动我市职业教育从全国“高地”迈向“标杆”,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大力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

15所中职校103个专业点开展“3+2”联合培养,高职院校“4+0”专业办学点达到18个,2所高职院校举办职业本科被纳入“十四五”院校设置规划并获教育部批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层次专业已达21个,机械专业硕士授权点2022年计划招生30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32个,在校生突破10000人,“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持续实施。

不断深化“职继协同”天津首倡模式

职业教育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柱,我市职业教育用数字化赋能,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引导优质职业院校联合各区建立“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开放科普及民生类优质特色资源,服务百姓技能培训需求和终身学习,累计开展社会培训项目965个,培训规模47.58万人次。此外,推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习成果融通互认。

三、创新探索拔尖人才培养范式

聚焦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培养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组织力量研制《天津市创新拔尖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方案》,在原有中、高、本、硕贯通通道基础上,创新提出中职直升本科3+4”模式和高职直升专硕“3+5”模式,学生通过中考或高考选择填报相应志愿,根据考试成绩录取到相应试点的中高职完成第一阶段3年的学习,经转段综合测试合格后,择优选拔进入相应学校进行本科/硕士阶段学习,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研究生学历证书。未通过转段考核的,颁发前置阶段相应层次的毕业证书。“3+4”和“3+5”模式拟在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大学和轻工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开展试点。目前,试点工作方案初步完成,拟择期组织专家论证。

四、创新打造新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载体

为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组合,分领域分方向打造4个产业学院,包括天津大学联合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理工大学联合轻工职业学院建设智慧海洋能源产业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联合职业大学建设模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交通职业学院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探索开展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等专项培养培训。目前,我委已组织多轮推动,基本完成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编制,人才培养和推荐免试实施方案制定等前期准备工作。

五、高质量建设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围绕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和制造业立市战略,对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路径新机制。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完成《天津市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组合激励政策22条。市教委牵头完成《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条例》起草,已纳入市人大2023年度立法计划。津南区入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累计成立职教集团32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193家,引导高职院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办学,院校新增一批以阿里巴巴国际站数字贸易人才中心为代表的“企业人才中心”、“协同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攻克手表机芯零件高速精密级进模具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此外,市发改委已开展第四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征集培育工作,还将持续推动、谋划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项目,继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支持我市职业教育院校发展。

六、积极探索建设产教联合体与共同体

市教委联合滨海新区、市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天津市产教融合联合体与共同体建设指导意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率先打造信创、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数字经济等4个产教融合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有效推动园区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市教委会同京东集团全面启动智能供应链行业共同体建设,组织我市11所高校、19所职院校赴京东总部交流对接,校企签署合作协议共建10个实训基地和10个产业学院。

七、高水平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群

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服务标杆企业和龙头企业需要,支持职业院校通过政府投入、政府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建设专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打造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的公共实训基地集群。依托优势专业开发一批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建设5个高水平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拓展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飞机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斗卫星导航产教融合实训教学基地功能。

八、会办单位答复意见

(一)市人社局

继续推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海河工匠”建设工程,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支持政策,积极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注重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将企业培训中心纳入补贴培训机构范围,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给予企业培训补贴支持。目前,全市已建设488家企业培训中心。二是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双师代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培养企业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今年上半年,有33家企业组织2400余人开展了新型学徒制培训。三是启动我市“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调查工作,按照“需求引导培训、补贴对应等级”原则,通过对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调查,梳理汇总形成2023年度“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培训补贴标准目录”,鼓励引导各类劳动者积极参加紧缺职业技能培训,依规享受培训补贴。

(二)市发改委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强化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一是将职业教育纳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职业教育领先优势,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二是与贵委联合印发《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从实施新一轮部市共建、建设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等四方面着手,打造“全国真领先、世界有影响”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标杆。三是配合贵委研究制定《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为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提供立法依据。二、加大对职业教育院校项目支持力度。一是瞄准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储备职业教育重点项目。紧密对接天津市1+3+4”现代产业体系和12条重点产业链,2023年在建、储备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项目12个,总投资约113亿元。重点项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不断凸显,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高。二是紧盯国家重点支持方向、不断拓宽职业教育资金来源。积极申请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近三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7.6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2.53亿元、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24.49亿元。同时,经我委全力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为我市下达“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补充储备名额,经初步遴选,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通过专家评选,将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预期可争取3.2亿中央预算内资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得到了有效保障,多渠道支持的良好格局业已形成。

下一步,将持续推动谋划、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项目,继续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支持我市职业教育院校发展。


20231010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