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17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10-16 15:13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建议,经会同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研究答复如下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我市各委局、各区政府创新招法、主动作为,持续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坚持以用立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申办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新能源汽车产业赛、生物制造技术专题赛,将开展技术需求征集,并面向高校院所广泛征集解决方案,推动高校院所的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二是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高校成果转化“首站”。组织召开大学科技园座谈会,多次赴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等开展调研服务,协调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各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认定市级大学科技园12家,建设载体面积超16万平米,科技企业快速集聚孵化,孵化企业600余家。

三是积极推动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市教委遴选7所市属高校12位从事科技管理和成果转化工作人员,到天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挂职锻炼,为下一步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环节储备人才。会同天津大学举办首期技术转移官培训,20所高校的50余名从事成果转化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全面提升高校技术转移队伍的知识技能。

四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组织相关高校以科技成果发布、校企对接、项目路演等形式,在天开园开展10余次专场活动浓厚天开园创新创业氛围。支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天开园东翼,举办校企对接会高端装备专场活动,本市9所高校、60余家企业、共200余人参加。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举办校企紧握手生物医药专场活动,本市15所高校和80余家相关企业参加。

二、加快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一是加快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数字经济人才培育项目,在我市首次开展全国数字技术工程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初级)考核,来自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的19家企业40名大数据专业人才参加,是全国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考核。举办全国首个数字人才产教融合订单班,采用高校、领军企业、数字人才培育项目培训机构三方协同实施的数字人才产教融合订单班模式,天津中德技术应用大学政校企协同工程师涵养班荣程班37名学员成为首期智能制造专业初级培训班学员,其中31名学员经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参加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初级)考核。在全国率先设置首席数字官。数字人才培育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人社部来津集中调研,考察我市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工作。

二是培训产业技能人才。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鼓励企业职工、院校学生等重点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截至5月底,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8万人次,实施技能等级认定5.3万人次。新选树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赵博山、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田立虎等10海河工匠。开展2023天津技能周活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三是夯实青年人才储备。推荐3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报人社部审批,新增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家,为海河实验室设立博士后工作平台入选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开展国家博士后重点资助项目,共申报92人。组织国家优秀青年人才项目申报,共推荐12名博士后。获批举办2023全国信创与数字经济博士后海河论坛。

三、深入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推动校企人才互动交流

一是积极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吸引高校毕业生来留津发展。今年3月以来,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地区,举办7场高校校园双选活动,线上同步举办高校毕业生云聘会。紧盯我市产业链高精尖缺人才需求,重点征集“12条产业链、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动能强劲的领军企业、头部企业,以及重点科研单位人才需求,共服务用人单位800余家次,对接应届毕业生岗位需求2万余个,现场收取简历1.3万份,与1800余名求职者达成初步意向。同时,为光电集团、华来科技、新松机器人等56家单位举办直播带岗活动,进行线上实时互动交流、投递简历,在线观看13万人次。

二是对接知名高校拓展合作交流。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开展合作对接会,征集云圣智能、爱思达、天河云筑工等16家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员单位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意向,与西安交大机械、信通、软件、人居等学院进行对接,就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问题探讨合作方向。开展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选拔赛。遴选200余个创新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6个领域,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团队踊跃报名。

四、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支撑条件

2023年,不断加大教育、科技等领域资金投入力度,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合作,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一是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2022年拨付资金2000万元,对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绩效考核优秀的国家及市级大学科技园给予奖励。2023年,市科技局、市财政等部门将做好大学科技园资金奖励工作,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据实拨付资金。

二是支持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安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资金,根据市科技局绩效考核情况,给予开展概念验证工作的高校院所、开展概念验证服务的法人单位、技术出让单位和技术转移机构予以补助。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安排市属高校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专项9750万元,支持市属高校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推动科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五、下一步工作

1.市教委将配合市科技局,大力推动高校成果转化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天津),为高校科技成果提供应用场景。

2.市教委配合市科技局、天开集团对接部分市属高校进行专题调研,通报天开高教科创园园区建设进展,结合园区政策答疑解惑,为市属高校首批入驻园区项目做好前期准备。

3.市财政结合我市财力状况,努力筹措资金,做好高等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支持高校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恳切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将主动加强与您的沟通,随时接受指导和监督,推动我市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20231010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