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45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10-20 10:14

张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的提案,经会同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司法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市教委主要开展工作
  (一)构建长效机制
  2022年2月15日,市教委印发《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家长会工作的若干举措》,制定“十必讲”、“十不讲”正负面清单,向家长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教育方针政策,指导家长形成正确育儿观念,营造家庭良好氛围。2022年7月6日,印发《关于防范不良文化影响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举措》,积极应对不良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侵蚀影响,引导青少年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善恶观。
  (二)完善家庭教育资源
  一是编写案例集。编写创作学生涉家庭心理危机案例素材集,提供给各区、各学校作为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以案讲理,引导家长深刻认识到“孩子健康是最大的幸福”的育人理念,领会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二是编写家长会讲义。编写中小学家长会宣讲提纲,指导各学校参照宣讲提纲讲好家长会,教会全体教师掌握有关家长会的主题内容与方式方法。三是编写家庭教育读本。编写了一套5册学校家庭教育读本教师用书,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学段,涵盖校园安全、心理健康、亲子生活、防范校园欺凌等各方面内容。作为全市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家长学校教学用书,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家长学校的常态化育人作用。四是录制阳光示范课。为提高学生适应新学期校园环境的能力,录制了开学季系列课程,其中包括针对大学生的“阳光校园示范课”和针对中小学生的“阳光成长示范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亲子成长示范课”和大学生“爱家成长示范课”的家庭教育课程。
  (三)强化指导落实
  在关键节点做好工作指导。在每学期开学初下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工作提醒》,指导学校深入细致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四)组织专题活动
  开展5.2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历时3个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同时鼓励各区各学校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全市一体化活动品牌。重点组织开展了5项专题活动,包括讲心声诵情怀大赛、心理绘画大赛、植物微景观创作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绘本剧大赛,注重体验性和生活性,培养学生乐观阳光心态,共收到来自全市大中小学的作品681件。
  举办首届学校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自5月15日至6月15日,以“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促进法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为主题,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市、区、校不同层面共计11项活动,努力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市司法局主要开展工作
  司法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法工作。一是印发2022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和2022年“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宣传项目,将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其中,明确相关责任部门,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未成年人家庭监护失当的以案释法工作,整理搜集典型案例,充分利用“12348”天津法网、北方网“津门普法”专栏等宣传渠道宣传推送。发挥律师资源优势,利用母亲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宣传节点,联合相关部门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家长和教育机构的法治水平提升,促进家长和教育机构的法治水平提升。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阵地建设工作,组织各区、各部委办局申报市级基地阵地,加强管理使用,为青少年普法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四是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未成年人”暨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聚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宣传咨询活动。五是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作用,最大限度方便未成年人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六是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平台,选取重要地段或标志性建筑物,播放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宣传标语,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显著位置通过电子屏显示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标语或悬挂宣传条幅,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下一步,将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并通过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市民政局主要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对符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等条件的儿童,落实相关政策保障,按月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
  二是以规范居(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建设促进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开展。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印发《天津市居(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工作指导规范》,提出居(村)民委员会设立文体教育等下属委员会。文体教育委员会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协助组织开展科普、文化、教育、体育和移风易俗活动等工作,协助做好适龄儿童入学和青少年暑期参加公益活动等工作。
  三是以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增强惠民公共服务供给。制定《天津市“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在未成年人关爱方面,提出社区未成年人关爱行动,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普遍建立青年之家、家长学校和校外实践教育场所,根据居民需要开展学龄少年儿童课后托管和寒暑假集中看护服务,拓展社区托育服务等目标任务。
  四、市卫生健康委主要开展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先后开展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守门人项目、大学生教医结合项目、我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等工作。
  截止2022年7月底,天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守门人项目开展团体辅导20次,录制微课堂3节,直接受益学生达3200余人;开展专业培训3场,组织心理教师参加专科医疗机构门诊见习和咨询督导100人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2万余人次,其中15名患儿转诊至专科医院就诊。
  天津市大学生教医结合项目转介2人次,心理咨询和评估79人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培训等活动4场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1例次。
  天津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共开展青少年抑郁防治宣教活动14场,直接惠及师生达5.6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3千7百余份。共推动2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45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2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精神科门诊,6家妇幼保健机构开设心理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我们将积极借鉴采纳您所提出的建议,继续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2022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