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孩子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习惯、精神素养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是公开遴选天津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收到申报材料75份,其中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各类学校提交34份,其他机构或单位提交41份,已组织专家完成了实地踏勘评审工作。
二是举办了“首届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大赛。全市共42所高等院校选派126名教师参加了比赛,经组织劳动教育有关专家综合评审并公示,最终确定示范课程4门、精品课程9门、优秀课程13门。正在开展第二届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程遴选工作。
三是积极筹备第二届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截至目前,15个区开展了劳动技能大赛校级比赛,共784966名学生参赛;11个区开展了劳动技能大赛区级比赛,共10563名学生参赛。在疫情稳定的情况下,将于下半年开展市级比赛。
四是组织开展劳动周。组织劳动教育基地负责人和直属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负责同志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各学校汇报分享了去年劳动教育开展的举措和成功经验,并拟定了今年前往基地开展劳动周的时间。全市已有1378所学校开展了劳动周活动,共989511名学生参加。
五是开展了天津市第一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课程)遴选。在全市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范围内征集劳动教育优秀案例,全市共113所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选派581名教师(每个案例可由1至3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参加了遴选,遴选内容分为必修课和融合课,征集到210个案例,于8月中下旬公布示范课程案例21个、精品课程案例42个和优秀课程案例65个。
六是举办了“劳动开创未来”天津市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高端论坛。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劳动开创未来——新时代· 新格局· 新发展”的主题展开讨论,为共同推进天津市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天津市劳动教育发展新格局提思路出建议。
七是开展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公益性资源征集工作。根据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首期向教育部筹建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劳动教育”板块报送了37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公益性数字资源。
八是研制出台了两个指南。第一,印发了《天津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南》,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密切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合力,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第二,印发了《天津市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教育指南》,充分发挥学校的劳动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注重学生自我服务,大力开展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九是开展了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依托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以线上方式举办了3期161名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研修班,时间分别是7月20日至22日,8月12日至14日、8月19日至21日,研修内容包括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度思考、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案例分享、学校劳动教育经验分享等。
十是强化劳动教育宣传引导。正在全市高等学校征集以“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工作室或工作坊等为主题劳动教育宣传视频,并发给各区教育局供中小学生观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使学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指导与帮助!
2022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