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倡导家长志愿者对小学“闪送”进校的再建议,经会同市公安局研究答复如下: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各级教育部门不断分析研判,制定工作计划,面向全市推广“闪送”进校方案,切实缓解交通压力,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为加快推进“闪送”进校方案,市教委树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定负责人对“闪送”工程进行调研论证,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闪送”工程方案,明确闪送的形式、时间、组成人员、工作要求等,指导各区教育局推动“闪送”进校试点工作。试点校高度重视“闪送”工程,召开全校教职员工会议,进一步明确开展“闪送”工程的意义和目的,消除家长顾虑。试点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信形式,对“闪送”工程活动形式、流程等进行解读,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试点校把闪送工程列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重要内容,通过召开班队会并开展“我安全 我快乐”、“交通安全知识知多少”、“小手拉大手 交通安全进万家”等活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讲解“闪送”工程学生需注意事项,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能动性。通过试点校加强“闪送”工程活动的宣传教育,学校思想统一,家长信任支持,学生主动自觉,为“闪送”工程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部署,全力推进
8月29日上午,市教委与市公安局联合召开2022年秋季开学安保视频调度会,市教委相关负责同志专门针对“闪送”进校进行部署推广,要求各区教育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利用开学前的宝贵时间,抓紧研究部署“闪送”进校推广工作,落细“闪送”进校各个流程环节,开学后全力推广实行。日前,市教委已下发《关于推广河西区教育局“闪送工程”试点经验的通知》,详细介绍河西区教育局“闪送”工程相关经验,借秋季开学契机在全市推广“闪送”工程。在秋季恢复线下授课后,市教委发布《关于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安全的10条温馨提示》,提醒家长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积极配合各校开展的“闪送”进校模式,形成家校合力,共护学生安全。
今年来,各区积极部署,全力推进“闪送”工程落实见效。河西区已选取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开展“闪送”工程,目前共有3个试点单位5个校区:上海道小学(丁家桥校区、绍兴道校区)、闽侯路小学(人民公园校区、华星校区)、师大二附小(隆昌路校区),取得了良好效果。河北区实行一校一策,充分发挥平安志愿者队伍的平安建设作用,组织主动报名的社会志愿者参与学生护导,规定权利和义务,倡导家校共建,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河东区通过设置硬隔离、警戒线等方式,在校园门前划定学生行进安全区域和家长等候安全区域,学生家长代表作为“护学岗”力量,按照班级年级轮值的方式,每日早晚高峰在校园门前与公安、学校相关人员形成工作合力,引导学生入校、放学。红桥区各学校均成立了“护校巡查队”,上放学期间佩戴袖标在校门口履行护学护导任务,组织家委会或家长代表成立学校门前疏导队伍,上放学期间协助学校一起做好门前学生进出校及家长等待的秩序维护工作。和平区耀华小学制定了《家长志愿者执勤制度》,每学期初召开家长志愿者执勤培训会议。在培训会上,明确家长志愿者执勤时间、地点和职责,在校门口左右两侧10米处划“黄线”并在地面上标注“家长等候”,家长每日送孩子入学到黄线处止步,由学生自己进校园。各区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探索学生安全、快捷入校方式,有效地缩短了学生入校等待的时间,一定程度缓解学校门前交通拥堵状况,保证了学生在校门区的安全,实现了学生“安安全全上学 平平安安进校”目标。
三、闪送闪离,组织严密
各试点校紧紧抓住学生早晨入学7点至8点一小时,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反复进行沙盘推演,优化方案,提前部署,多方联动,做到了职责明确,人员多而不散,忙而不乱,学校门口秩序井然。一是领导把全局。当天学校值班领导全面指挥校门口的整体秩序,安排好教师的岗位,家长志愿者的点位,随时根据需要变化及时调控,盯准车辆,盯准学生,盯准现场,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二是教师站门口。每天上学时段,由一名校领导带班,5名教师分布到门口各个重要点位。护导教师根据安排按时到岗,负责疏导驾车接送的家长靠近校门一侧路边停靠,并疏导步行到校的学生顺畅入校。三是志愿者给力。7点准时到达学校门口佩戴志愿者袖章,站好自己的岗位,一组主要负责接学生下车,观察交通情况,打开车门,帮助学生拿好书包等随身物品,扶好学生下车,提醒家长快速驶离,并将学生护送到执勤老师手中;一组主要负责护送下车后的学生,指引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停在更靠近校门的空地,帮助学生下车,拿好书包等随身物品,引导学生注意安全。四是家长齐配合。家长车辆听从指挥缓停学校门口适当位置,志愿者迅速上前,开车门接学生下车,后将学生送入学校交给护导老师,志愿者再回到工作岗位,期间家长不下车。五是交警来助阵。校门口执勤交警指挥车辆有序停放,敦促家长快速离开。
四、多方协同,确保安全
“闪送”工程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持帮助。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辖区派出所和交管等相关部门,主动联系学校,清理违规占道、流动摊贩等,加大对学校校园门前及周边秩序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现场制定了交通疏导方案。上学放学时段,路口保证见警车,见警灯,适时疏导交通,保持主干道畅通。步行、骑行送学家长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学生模范;驾车送学家长提前提醒学生背好书包、拿好物品,做好下车准备,注意下车安全。通过家校社的协调联动,“闪送工程”试点活动做到良性运转,配合默契,达到了预期目标。
市公安局交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校园门前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管理方式,多措并举解决校园门前的通行问题,配合当前“闪送”进校工作的开展,与市教委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高峰时段校门口拥堵问题。
一是推进警校共建共管。一是推进错峰放学措施。评估学校坐落位置对交通的影响,与部分学校协商实施分级错峰放学,避免因集中上下学导致停车需求过大。二是设置交通安全引导员。协调学校由校方安排老师、保安员佩戴统一标识,在早高峰时段为学生“开车门、领入园”,交警引导车辆即停即离,缩短家长接送学生上下车滞留时间。三是采取“一校一策”工作机制。结合学校门前及周边道路交通流量情况,逐校制定方案。同时,根据学校实际位置以及生源情况,科学设置勤务,加强交通疏导和秩序工作。
二是盘活资源缓解停车压力。对学校周边占路停车泊位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协调推动停车主管部门及产权单位,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周边开辟临时停车场或放开部分经营性停车场,最大限度利用闲置资源满足家长临时停车需求。同时,在部分学校门前具备条件的区域施划临时“护学泊位”,注明停放时间和停放说明,为接送学生家长提供停车便利。
三是科学优化交通组织。通过大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相结合,统计车辆离校后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路径,针对学校出入口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及时与校方沟通调整,利用周边次支干路形成交通微循环,缓解周边交通拥堵。同时,推进交通组织精细化建设,对学校周边交通设施进行查漏补缺,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隔离护栏,保障学生通行安全。
下一步,市教委将结合您的建议,会同公安交管部门不断变革创新,加大力度推广“闪送”进校模式,破解学校周边道路停车管理难题,全力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2022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