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78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1-10-18 16:37

马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提案”的提案,经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体育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部署光明行动。

5月24日,召开我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第三次会议,共同学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贯彻落实措施,聚焦近视防控的关键领域、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15个部门联合开展8个专项行动。研制了我市贯彻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部门分工和市教委内部分工方案。部署了2021年及下一阶段工作,会同15个部门举办了天津市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启动仪式。转发了《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倡议书》,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爱眼护眼知识。

二、开展全员筛查。

将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开展视力筛查,纳入天津市2021年20项民心工程,举办了启动仪式,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时任市政府副市长曹小红出席启动仪式并揭幕。市教委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了《2021年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工作方案(试行)》,检测内容包括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截至2021年6月底,我市已对115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已完成筛查任务。

三、加强宣传教育。

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在2021年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我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线上线下宣传100余场。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爱眼日”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教育系统2021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工作。在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举办了全国“爱眼日”主题活动,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等15部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和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全体成员出席活动。

四、推动五项管理。

1.手机管理情况。2月18日,市教委印发《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结合天津实际,提出五项具体工作要求。按照要求,各区教育局指导辖区各中小学校制定和完善手机管理具体办法,并于2021年春季开学开始全面推行。各中小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制度,通过家长会、“明白纸”、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相关要求。例如,蓟州区充分发挥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作用,向每位家长发放“手机管理明白纸”,确保家长知晓率达到100%。各校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制定值周老师制度等方式,满足学生与家长联系需求。采取主题班会、辩论会、主题晨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睡眠管理情况。5月18日,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区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科学睡眠认识,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积极做好家校协同,防止挤占学生睡眠时间。各区按照要求,相继统一调整了全区中小学生早晚作息时间,严禁以组织晨读等形式变相提前上课时间。各学校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对于个别提前到校的学生,要求学校做到提前开门、妥善安置、规范管理。各区积极做好家校协同,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广大教师高度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同时,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和网吧、网络文化企业的监督管理。例如,河东区制定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学校任务清单和科室责任清单,区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网吧经营管理,严厉打击接待未成年人行为。

3.读物管理情况。5月18日,市教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通过新媒体形式给各区推介全国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指导各区对本区课外读物进行全面摸底、持续深入推动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落地落细。截至目前,全市摸底排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共保留进校园课外读物2800余万册。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严格进校园读物的推荐程序和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课外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严禁学校组织统一购买,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立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机制,通过建立自主借阅书吧、配备班级图书角、定期开展主题丰富的阅读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启智润心育人功能。?例如,北辰区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好书推荐、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朗读者等活动,用绿植美化图书馆环境,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氛围。

4.作业管理情况。5月19日,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作业布置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各区也陆续制定一系列“实招”、“硬招”,切实扭转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强化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科研部门在作业管理中指导、保障、督查等主要责任,实现管理与监督相结合、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例如,和平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系统把握作业、手机、睡眠管理工作的关联性,建立多方参与、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作业管理运行机制,健全校长负责、教务处落实、年级组统筹、学科组审核、班主任协调、家长配合的作业管理机制。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创新作业类型方式,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教育部《“五项管理”督导快报》第7期,以“天津市作业管理出实招亮硬招”为题,专题刊发天津工作经验。

5.体质管理情况。5月24日,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和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培育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例如,河西区建立健全“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指导每个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同时,将近视防控工作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按照不同学段要求,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促进防控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天津市坚持每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抽测结果印发给各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班子,并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效果显著。教育部“五项管理”实地督导组来津督查时,对此给予高度肯定。

下一步,按照《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联合组成评议考核组,每年对各区人民政府开展近视防控评议考核。既考核近视防控整体推进情况,又重点考核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门机构、细化政策、落实人员配备、强化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安排投入、降低近视率等重点事项,考核结果经市政府同意后向区人民政府通报。市、区教育督导部门将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纳入督导内容,组织开展督导检查。


2021年10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