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放高校学习平台资源,共建全民智慧学习的提案”的提案,经会同市财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加大资源投入和支持力度
近日,我市印发《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大资源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教育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保障老年教育经费专款专用,构建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支持相结合的多渠道老年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相关高校要加大老年教育资源投入,支持开设老年大学、建设“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社区讲习所”等老年教育项目。
二、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建设
一是打造天津终身学习网,服务百姓便捷通畅的网上学习。天津终身学习网(http://www.tjedu.cn)依托天津开放大学建立,具有学习课程、特色活动、兴趣社区、工作室、大讲堂和媒体联盟六大功能模块,注重线上线下互动。天津终身学习网覆盖全市,突出全高清视频模式,突出直播功能和互动学习特色,其中学习课程板块以开放教育模式为依托,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保健、文化艺术、家庭教育、市民安全等高清视频课程24类2030门,10000余节。注册用户10.8万人,市民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网络电视等多种学习终端设备,登录终身学习网进行学习,为天津市民随时随地学习、感兴趣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二是积极推进天津市全民智慧学习平台建设。2019年天津市终身教育活动周,面向天津市民盛大发布天津市全民智慧学习平台,智学平台上围绕“富强天津、民主天津、文明天津、和谐天津和美丽天津”五大版块为市民免费开放精品课程,还提供了包括名家讲坛、通识课、电子书、期刊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打造一个在线学习空间。平台采用微服务的技术架构,基于“一平三端”构建而成,同时兼具“全局化”“个性化”“智能化”的三大特性。“全局化”是以实现教与学的全受众、全终端、全时空、全过程为目标,打造没有围墙的学习空间;“个性化”是通过数据采集、用户画像等功能,实现对学习者的定制化教育;“智能化”是体现在各种智慧交互(如智能客服),提升学习者平台体验感。平台功能方面,结合不同的学习场景需要,通过音频、视频、文档等学习介质,既可实现远程直播与回看录播形式,又可实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互动式教育,如手机投屏。学情统计方面,通过大数据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全流程分析,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的如知识地图、核心素养等功能可提升学习质量,让学习者更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需要,真正地掌握知识。学习者通过平台产生的学习数据将生成学习质量报告,打包形成学习档案袋,实现闭环学习模式。
三、重点推进我市老年教育的发展
我市印发《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持续打造“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品牌。各区与高等院校建立“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老年教育服务,提升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推动高等院校开放科普及民生类优质特色资源,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各区要至少落实一所成人院校或职业院校,把办好老年教育作为本校的重要职责,积极推进区域老年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的教育与培训。积极推动老年(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尤其是各老年大学持续开展“手机课堂”活动,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灵活多样的老年教育服务,消除老年人学习数字智能技术的心理障碍。建设智能手机视频课程等,完善天津终身学习网等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发放多媒体教材,提高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
2021年10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267)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