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对家长开展家风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秀学生的建议"进展和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立家长委员会
各中小学校全面组建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落实学校组织责任,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保障学生安全健康、学生心理疏导、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指导家长构建和谐家庭等。
二、成立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推进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教育的有力措施,各中小学校均成立家长学校,切实发挥家长学校帮助学生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的重要职能,弘扬家庭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训家风。探索将家长学校开展情况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建立对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培训的评价机制,通过鼓励性评价方式,引导家长多关心孩子、多关心家庭,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三、明确家庭教育内容
要求各中小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需求和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家庭教育:一是突出政治思想教育;二是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三是突出勤俭节约教育;四是突出近视防控教育;五是突出劳动教育;六是突出安全教育。
四、丰富家庭教育活动
中小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持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切实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定期组织家庭教育示范培训班,持续加强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推广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家长心理课堂",每学期至少针对家长开展1次专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课。
五、实施家访制度
家访是帮助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真实了解学生家庭状况,针对性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各中小学校班主任原则上每学年要走访本班至少1/2学生,新接班的班主任在第一学年内要入户家访所负责班级的每位学生,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针对性做好工作。
六、深化沟通宣传
各中小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充分运用家校QQ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网络信息化途径搭建家校沟通交流平台,确保信息随时传递。营造积极正确的家庭教育氛围,通过宣传引导形成合理的社会评价,帮助家长切实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客观差异,科学定位孩子的教育成功标准,帮助家长缓解教育焦虑情绪。
此外,为家长和学校实现更好沟通搭建有力平台,促进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与市妇联联合北京市、河北省妇联及教育部门共同举办了"共育新苗成长·初心守望未来"--2020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活动,为家长和学校实现更好沟通搭建有力平台,促进家庭教育工作发展。
在全市启动了天津市大中小学"礼敬传统、弘扬优秀文化,齐心抗疫、铸魂学生成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活动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抗击疫情精神组织巡讲、"爱我中华 爱我天津"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作品经典诵读大赛、"齐心战疫情 翰墨颂英雄"书法作品征集及书法艺术展赛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团队竞赛、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成果征集活动,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020年10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