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在我市中学阶段深入实施智慧教育的建议"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力实施智慧教育,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为此,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在中学实施智慧教育。
一、我市高度重视在中学实施智慧教育
当前,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此,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强调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也高度重视在中学实施智慧教育。
二、借助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的指导方针,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精神,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并对此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市教委高度重视,强调此项工作是通过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信息化手段运用的专业能力,进而有效实现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也是借力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要求各相关处室、各区教育局、市电教馆、市教研室、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等相互协作,合力推进,狠抓落实。在各方面的大力推动下,此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仅以2018年为例,全市中小学共有42354名教师参加晒课。其中,在天津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晒课62298课,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40346课。在天津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评选出区级优课5509课、市级优课2125节,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荐省级优课1857节。经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学科教学专家组评审,我市有824课获部级优课,获奖比例44.37%。在此项活动中,要求全市所有教师都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以及《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天津市教委统筹规划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我市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战略要求,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目标,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经过基础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目前我市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9%,超过了教育部要求 "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5%"的要求;全市91%的中小学普通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超前完成教育部 "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都拥有多媒体教学条件,学校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比例分别达到80%和50%"的目标要求。
同时,基础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迅猛发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已建成名校网络选修课程资源、"名师课堂"教学资源、区域特色慕课课程资源、教学素材类资源、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等资源。之后,我市又启动建设了基于国家课程教材的备授课系统和学生学习人人通系统、中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测评服务资源系统等,满足了优质资源"班班通"日常教学需求。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启动了"天津市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系统"建设,从社会参与、艺术修养和自主发展等方面为全市中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从真正意义促进天津基础教育实现"个性化学习,有品质均衡"的教育目标。
建设了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100个优质资源基地,在772间教室配备了同步教学设备,并可通过PC端和移动端参与教学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各学校优质学科安排课表,可实现直播和点播。今年秋季开学该系统正在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可更好地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促进名校优质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切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的工作任务。
下一阶段,市教委将继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思想认识尚需深化,体制机制尚需创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协同应用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在资源的建设方式和应用水平上有待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教育管理水平和科学化决策能力急需提升。为此,我市提出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支撑和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核心,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心!
2019年4月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