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2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19-05-24 10:56

陈进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生存能力教育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市城市管理委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委以安全教育为载体,加强中小学生生存能力教育。

一、我市中小学课堂主渠道开展安全教育的现状

正像您所说的,目前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和地方课程及部分校本课程均有生存能力、生命教育的内容,市教委要求在课程基础上,中小学每学期组织专题公共安全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不少于4次,初中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公共安全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学科渗透和实践活动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累计不少于每周1课时。同时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的安全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安全避险教育理念。

所以我市目前已经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的要求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并且做到有教学内容、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大纲、有授课时间课时、有专职教师,保证了安全教育能够通过课堂主渠道进行。

二、我市中小学学校主阵地开展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市教委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坚持把确保学生安全始终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与市交管局、消防局、地震局、禁毒大队、海监局等密切配合,编写专题教育读本,无偿发放给中小学生。以上教材的发放,满足了中小学校利用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需要。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市教委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一次以教会学生防地震、防火灾、防煤气、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抢劫、防绑架、防溺水、防拥挤、防触电、防性侵害、防毒品侵害、防网络不良信息侵害、防电梯事故、防意外伤害等20多项关乎孩子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自护的内容,在活动中学生还根据"险情"自编自演小品,进行自我教育,并通过观看自救互助综合应急演练,学会了简单的应急救护互助的方法,活动历时7个多月,至今此项活动已经坚持了15年,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也得到广大教师、家长的普遍欢迎。三是坚持做好每年一次的"安全教育日(周)"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意见,要求各区县和学校要围绕主题,结合实际,主要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各中小学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专家来校围绕"提高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自我救护能力"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安全疏散演习。四是制定《天津市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标准》,把安全知识技能纳入了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加大了日常教育监管力度。

三、政府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市教委与司法局、交管局、消防局、禁毒、人防等联合为每个中小学配备一名安全教育副校长,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目前市教委正在和市禁毒大队、市交管局、消防局、市人防等单位配合,为各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相关的安全教育应急避险场馆,方便学生参观、实践。

多年来,市地震局也高度重视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以防震减灾科普"六进"为抓手,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近百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入天津自然博物馆,接待中小学生等参观人数突破百万人次。联合教育、科技部门共同举办了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会同应急部门共同拍摄学校地震应急避险专题片,在全市中小学校范围内发放,联合应急部门针对青少年重点人群开展"应急避险知识进校园"品牌活动。2018年,市地震局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印发《天津市地震局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加强新时代天津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学校地震安全教育提出要求。

市卫生健康委也开展应急避险集中宣传展示。2018年5月11日,天津市"5.12"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暨平安中国防灾宣导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78中学举行,市应急办主任焦勇、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栩冬出席。我委组织市急救中心现场展示了最新应急救援装备,包括自动心肺复苏仪、除颤监护一体机、可视喉镜、呼吸机、负压夹板、外科包、复苏包等车载医疗装备,及乌尼莫克防生化救护车,该越野救护车具有在复杂地形转运、涉水、医疗仓正负压功能、对辐射有一定的探测和防护能力。同时,通过展牌对参观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现场演示、教授市民有关应急救护技能。通过现场宣讲与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与应急救护能力。

今后,市教委将不断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师培训中加强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任教师的培训,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和训练,提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以天津市中小学"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为依托,加强对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丰富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生存能力,把学生安全避险教育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

同时配合市卫生健康委积极组织市急救中心等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急救避险知识技能宣教,适时在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展示相关急救器材、讲解应急急救知识,并现场演示常用急救程序,不断提升中小学生急救避险技能。

配合市地震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推进学校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加强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震逃生技能教育,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作品评选等活动,努力推动防灾减灾知识纳入课堂教学。

2019年4月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