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由政府主导并牵头,统筹搞好老年教育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切实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市教委协调相关委办局,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发展。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推进我市老年教育发展。印发《市教委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努力构建灵活、开放、具有天津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社区教育制度。设立天津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在市教委指导下进行全市社区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市教委协同相关委办局共同落实落实《实施方案》相关工作任务,不断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
一、市财政部门大力支持老年教育的发展
大力支持市老年人大学建设。市财政累计投入4200万元,支持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实施校舍改扩建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市财政局安排学校日常办学经费。目前,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基本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新格局。"一体"即学校本部为办学主体,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两翼"即设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章鱼式"办学模式和开通"天津老年远程学习网"。
安排区属老年大学补助资金。2017年和2018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启动的区属老年大学举办学校给予扶持。对办学条件较好、办学历史较长、学员规模较大、拥有独立校区的,按照每所200万元标准给予资金支持,主要用于举办学校开展老年教育相关设备购置。2018年市财政还安排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举办老年开放大学所需设备购置以及发行市民终身学习卡,丰富老年人生活。
推动教育与文化等部门间协作。积极推动文化部门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重点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数字资源、平台及服务等能力建设,使市民借助互联网渠道就可实现多样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数字文化服务。推动教育和文化部门在市民终身教育平台、市民数字图书馆等项目上的共享公用,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函授等方式为市民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等群体多方面的学习、娱乐等需要。
二、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思想传播
近年来,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思想传播,我市面向社区居民这一类重点人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支持开发了《全民健康操丛书》、《骨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漫"话"老年眼病》等科普图书,深入社区开展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防治、脑卒中防治知识普及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普遍欢迎。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建设,围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人群受益"的目标,采取支持科普资源开发、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等措施,为提升我市老年教育水平提供必要支持。
三、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老龄人群的服务
推动老年人运动健身便捷化,搭建老年人科学健身平台,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感,为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创造良好条件。引导各区体育行政部门及体育社会力量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健身需求,支持社区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运动健身比赛和活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公共和民办体育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依托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及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城市空置场所,建设适合老年人的设施和器材。鼓励发展老年人体育组织,建立老年人健身活动站点和体育团队,鼓励和引导相关体育社会力量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运动健身服务。
四、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关注老年人文化生活,积极指导全市各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为宗旨,大力推进基层文化适宜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一是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在实施公共文化政策中突出适宜老年人的文化设施。二是强化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督查考核机制。三是成功举办三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四是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的文化服务。五是大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通过提升社区阅览室面积、增加分馆馆藏、设置电子借阅设备、开展流动服务等一系列惠民举措,使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的公共文化服务,养成了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实现市民文化素质提升。
今后工作中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启动总分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公共文化建设,在滨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北辰区、津南区、西青区、东丽区、武清区、河东区等行政区启动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全面完成总分馆制建设任务。二是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积极推动各行政区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调研,召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场推动会议,开展街镇和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管理服务效能。三是办好第四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围绕建国七十周年等重大宣传主题,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实施好第四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各项文化活动,规范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提升老年人文化活动水平,广泛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四是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服务下基层和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办好第三届京津冀图书馆"守望青春,我与图书馆故事"阅读推广交流展示活动、天图悦读会系列读者活动品牌、"好书伴我成长"少年儿童读书系列活动,市、区联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文化阅读服务。
五、协调各委办局共同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
加强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通过政策制定、指导监督,共同研究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督导督政机制,对各区人民政府开展督导督政。
努力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切实拓宽老年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老年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从2017年起启动实施老年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首批启动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南开区职工大学、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西青区电大等6所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装备老年教育用房教学设备,建设具有各区特色优势的示范性老年教育体验基地。2018年,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远程教育和多层级办学的优势,建设虚实结合的 "天津市老年开放大学",建设红桥区老年大学。
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教育,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生价值。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和各类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体验式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模式,引导开展读书、讲座、参观、展演、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团队。
加强队伍建设。鼓励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院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其他高校也要加强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建设。开展对老年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分类别、分层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调研、集中学习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老年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老年教育师资库。加快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与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
努力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学习需求。您提出的"将老年大学分为普惠教育,个性化高端教育,托底保障教育三个层次,广泛延伸教育网络"建议很好。我们积极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学习需求,努力让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学习需求。
完善老年教育四级办学体系。完善"市老年大学-区老年大学-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村(居委会)老年教育学习中心"老年教育四级办学体系。加强市级老年大学建设,指导和引领全市老年教育的发展。到2020年,各区至少建成一所高水平的老年大学,发挥引领、指导、服务作用;力争各乡镇(街道)至少举办一所老年学校,作为本乡镇(街道)老年教育的主要场所;力争各村(居委会)至少有一个老年教育学习中心,满足老年人就近便利的学习需求。
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开展对现有老年教育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开发适合老年人远程学习的数字化资源。推动信息技术融入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支持老年人网上学习,搭建老年教育学习平台和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天津终身学习网及移动端开通运行,更加注重线上线下互动。突出全高清视频模式,突出直播功能和互动学习特色,成为了全市社区教育网络展示空间和交流空间,采取动态形成性直播资源建设模式及"1+N"资源共享互换模式推进天津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使社区教育资源质量更高,形式更加丰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发放终身学习卡4万余张,关注老年教育等关键领域和重点人群,并配套一系列活动,稳步扩大了覆盖面和使用效果。创新共享资源模式新增万个课程惠百姓。
2019年3月2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