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长者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 正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26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17-11-27 14:12

中国民主促进会天津市委员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完善学区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提案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对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对贵党派的建议答复如下:

2015年,天津市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做好学区化办学改革顶层设计

配合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我市积极探索学区化办学改革。天津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完善学区内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动师资、设施设备、课程等资源共建共享。目前,我们正在多方调研,研究制定天津市“学区化办学”指导意见,明确学区化办学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等,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打破校际壁垒,实现学区内各学校硬件设施、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协作与分享,促进校际间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深层次交流,全面提升学区内各学校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学生活动、课堂改进、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目前,我市河西、河东、和平等区正在进行学区化办学改革试验。

二、我市推进学区化办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建立学区化办学工作机制。一是各区成立学区化办学工作小组,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成员学校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分工安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学区化办学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制度保障。二是建立学区化办学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流程、确定内部组织机构、议事规则等,保证学区化办学有序开展。三是实行学区校长例会制,由学区长召集共同商讨、制定年度协作活动方案,对教师干部流动、教学活动、社区互动、资源共享等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和部署。比如:河西区出台了《河西区公办初中实行学区化办学实施意见》,明确了学区化办学要实行学区长负责制、健全管理机制等工作措施;建立了学区化办学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学区化办学经费投入,每年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学区化办学中教师流动、学生活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场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投入。

2.大力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教师交流工作开展,制定教师交流轮岗的中长期规划,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各区出台了《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实施方案》、《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考核管理办法》。二是重点推动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交流。优质学校选派师德好、业务精、有一定理论和指导教学水平的学科骨干教师到普通公办初中顶岗任教,建立共同成长团队,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优质校与薄弱校教师交流后,薄弱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先输血后造血的目的。三是发掘典型、激励引导。深入挖掘交流轮岗教师、校长典型事例和典型经验,广泛宣传并推广领军人才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特色,不断建立、健全教育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等各项机制,使交流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进一步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优质师资的共享。比如:和平区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五年规划、签订轮岗交流协议书,建立了校长教师交流互派制度、考核制度、月补贴奖励三项制度,以及登记审批、柔性交流、考核管理、奖惩、优先五项机制。通过教师交流轮岗,优化了区域教师资源配置,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交流比例大大提高。目前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共计204人,占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2.36%,其中,交流骨干教师共计128人,占交流教师总数的62.57%。

3.积极推进学区资源共享。一是推动学区内功能场馆、运动场所、特色实验室、学生活动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学区内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承担课例研讨、研究课、示范课、展示课等教学活动。三是加强学区课程建设,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优势、教师特长等培植学区精品课程,学区内共享课程建设成果。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学区资源共享,建设学区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施校际网络同步教学、教研平台建设。五是强化学校文化交流,发挥先进办学理念辐射作用。通过开展过系列特色活动,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形成学校特色。比如:河东区四个学区分别形成了“共研”、“共进”、“共评”、“共融”的学区联盟校交流的新模式,定期开展交流研讨、集体备课、教学活动和质量分析等活动;充分发挥组长校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交流与研究;充分整合共享学校联盟内的品牌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教研、教科研和考试研究的质量,探索了一条借力发展、联合共享、自主创新、低成本高成效的学校发展之路。河西区进一步提升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以“成系统、成规模,出精品、创品牌”为目标积极培植学区课程,学区内共享课程建设成果。比如南开区南片学区的天津中学、南开实验学校、第九中学成立了以天津中学“e学通”网上教学平台为依托的教研共同体,通过网上教研,分享资源及教育智慧,促使教研形成区域联动,让优秀教师的经验成为大家的共享财富。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及时总结实施学区化办学的经验与成效,深入挖掘学区化办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以促进义务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为主题搭建学区化办学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分享典型经验,展示试点区探索学区化办学特色成果。

推进建立评估体系。一是建立学区化办学的整体评价体系,以学区为单位整体评价学区、学校办学情况,重点考查优质资源增量与校际差距缩小情况。二是关注每个学校的发展,每位教师的成长,每位学生的成长。完善数据分析跟踪系统,注重过程评价。三是市和各区教育督导部门将学区化办学工作纳入督导范围,作为对各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督导内容,督导结果作为督政、督学的重要依据。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希望保持联系。

2017年4月1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教育委员会,022-83215110)